椎管内占位病人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椎管内占位,围手术期
  • 发布时间:2015-09-08 08:33

  【摘要】目的:探讨椎管内占位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2012年至2014年我科收治的椎管内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椎管内占位患者经手术治疗,通过精心护理,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做好术前准备及功能训练,加强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重视术后功能训练及健康教育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椎管内、占位、围手术期护理

  椎管内肿瘤指生长于脊髓本身及椎管内和脊髓相邻近组织(如神经根、硬脊膜、椎管内脂肪组织、血管等)的原发性肿瘤及转移性肿瘤的统称,可分为髓内、髓外硬脊膜内、硬脊膜外3种,大多为良性肿瘤。对于椎管内肿瘤目前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为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现将我科2009年至2013年椎管内占位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1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55.5岁。其中髓外硬脊膜内瘤3例,硬脊膜外瘤6例,髓内瘤1例,颈部手术2例,胸腰背部手术8例。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2、术前护理

  2.1、了解患者的健康问题。了解T、P、R、BP和各种化验报告,手术部位,皮肤有无化脓性病灶。女性患者月经来潮日期。

  2.2、做好病人心理护理,消除病人对手术产生的恐惧心理及焦虑情绪,增强治疗的信心,并要求在治疗过程中密切与医护配合,争取早日康复。

  2.3、呼吸道准备:戒烟、肺功能训练:为了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进行呼吸训练有利于提高呼吸功能,我们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和有效的咳嗽.

  2.4、床上进食及大小便的练习:术前三日训练患者在床上进食及大小便,以适应手术后长时间卧床的需要,减少术后胃肠道不适、尿储溜及便秘。

  2.5、饮食护理:应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以利更好地适应手术和术后康复。

  2.6、皮肤护理:术前三日每日清洗皮肤即可。

  2.7、术前禁食12h、禁饮4h并给予开塞露30ml肛门塞入,防止腹胀。

  2.8、术前一日准备:备皮、配血。注意检查术区皮肤有无感染及破溃。嘱病人术前晚流食,凌晨禁食水。

  3、术后护理

  3.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的变化24~48h内持续给予心电监测,低流量吸氧1~2L/min,麻醉清醒后鼓励病人做深呼吸及咳嗽锻炼,2d/次雾化吸入缓解气管插管引起的气道干燥及不适,以助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2、伤口的观察及护理:虽然背部没有大血管,但由于手术创面大、因此渗血较多;(1)密切观察敷料有无渗血、渗液,伤口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及引流管是否通畅,伤口引流液应呈淡血性。如果引流量多,24h超过300ml时要考虑是吸引负压过大造成,还是创面渗血过多或脑脊液漏而引起,应及时做相应的处理,调节负压并及时通知医师采取止血措施;如果引流过少说明引流不畅,应查找原因。引流管一般放置48h。(2)注意切口有无红肿、有无渗出液,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固定。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定时开窗通风。

  3.3、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由于术中牵拉、术后脊髓水肿、供血障碍、硬膜外血肿压迫或周围组织水肿压迫,均可引起脊髓损伤。因此,除术中进行脊髓监测外,术后72h内应严密观察双下肢的感觉,股四头肌的收缩锻炼以及膝、踝、趾关节的活动,并与术前比较对照,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3.4、胃肠道反应的观察:由于手术牵拉及全麻所致,患者可能因肠麻痹常有恶心、呕吐现象,可用灭吐灵10mg肌肉注射。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入气管,并调节补液滴速。

  3.5、腹胀与麻醉和术后PCA的镇痛泵及卧床有关,由于肠蠕动减弱,便秘,大便干燥,造成排便困难,腹胀,所以对于卧床病人我们采取术前开塞露肛纳,术后隔日1次。保持二便通畅。另外,每日行腹部按摩,方法是:患者取仰卧位,双膝屈曲,腹部放松。双手重叠,左手在下,右手在上,置于右下腹部,以大鱼际肌和掌根着力,沿升结肠、降结肠、已状结肠方向反复推展按摩,使腹部下陷约1cm,幅度由小至大,直至产生肠蠕动。每日1次,每次10一15min,于早餐后或排便前30min进行。

  3.6、饮食指导:术后需要禁食6h,6h后先进食流质饮食,无肠道反应再进食半流质饮食-软食-普通饮食。术后三日内暂停进食易引起胃肠道胀气的食品,应进食高蛋白、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3.7、褥疮的预防:保持床单的清洁整齐。定时给病人翻身、叩背。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建立翻身卡,每1—2h/次,按摩局部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长期受压。提供一些有效的减压装置,如气垫床,防止皮肤受损。

  3.8、留置尿管的护理;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应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可进行间断性夹管训练日间放尿2-4h/次、夜间4-6h/次,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饮水不少于3000ml,引流袋不能高于床旁及耻骨联合,防止逆行感染。拔尿管时应膀胱充盈后拔除,95%的病人都能自行排小便,对少部分不能自行排小便者,我们采用听流水声及人工排尿,方法:当膀胱胀满时,操作者用右手由外向内按摩病人的下腹部膀胱区,待膀胱缩成球状,紧按膀胱底向前下方挤压,在膀胱排尿后用左手按在右手背上加压,待尿不再流出时,可松开再加压1次,将尿排尽。

  4、康复指导

  康复锻炼的关键是坚持不懈。(1)术后24h内应限制在简单的上肢、下肢锻炼,48h后可在床上进行踢腿和直腿抬高训练,腹肌收缩。(2)一周后开始进行背肌训练,(3)采取传统的全椎板技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患者,术后必须卧床3周后在腰围保护下可试行起床活动,采取半椎板技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患者术后第2天在腰围保护下可试行取直坐位或下床活动,但避免弯腰。

  5、出院指导

  5.1、修养的环境清洁舒适,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良好的心情,同时注意加强营养,有利益身体康复。

  5.2、适当休息,注意劳逸结合,保持情绪稳定,佩带颈托2—3个月,注意肢功能锻炼,观察伤口,一个月内不洗澡,如有红肿、热、痛及脓性分泌物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封志英.介绍一种指压按摩解除卧床患者便秘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491

  [2]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57.

  罗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