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例临时性颈内静脉置管行血液进净化治疗并发出血的分析及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血液,净化
  • 发布时间:2015-09-07 13:47

  【摘要】目的:对临时性颈内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并发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经临时性颈内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术的患者196例。分为观察组98例,采用有针对的护理干预;对照组98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有效率为93.9%,对照组为71.4%(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血液净化治疗时间、成功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误穿动脉、导管意外脱落、穿刺局部渗血等原因是导致颈内静脉置管出现并发出血的主要原因。在对临时性颈内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中采取有针对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出血,提高了治疗效果,应该大力进行推广。

  【关键词】血液净化治疗、临时性颈内静脉置管、出血、护理干预

  在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必须保证患者的血管通路。实践证明只有保障血管通路的可靠与稳定才能保障血液净化治疗的正常进行。当前颈内静脉置管是血液净化治疗中常见的有效的重要方法之一。进行颈内静脉置管,不仅危险系数低,而且操作简便,容易操作。。但在行颈内静脉置管过程中常并发出血或血肿现象,增加患者痛苦。本论文对经临时性颈内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术的患者并发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患者采用有针对的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出血症状,特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的196例经临时性颈内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98例,采用有针对的护理干预;对照组9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中男47例,女51例;年龄为22-72岁,平均年龄为(45.7±5.2)岁;体重44-75kg,平均体重(49.1±0.9)kg。对照组中男52例,女46例;年龄为20-74岁,平均年龄为(43.5±3.6)岁;体重44-73岁,平均体重(52.1±0.9)kg。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临床症状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导管留置与使用方法

  观察组:采用有针对的护理干预模式,主要内容有:(1)预防误穿动脉:穿刺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集中注意力,尽量一次穿刺成功,若出现动脉误穿,应尽快采取补救措施:颈动脉误穿后应尽快将穿刺针退出,并嘱咐患者不要吞咽或者咳嗽,护理人员对穿刺部位进行按压,保持15-20min,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发生,若出现血肿,及时更换穿刺点,若未出现血肿,可继续穿刺;(2)预防局部渗血:患者若病情较轻,可在血液净化治疗前1d行颈内静脉置管术,若患者病情较重,需置管1-2h后在给子血液净化治疗,血液净化治疗时,尽量避免使用抗凝剂,防止发生出血和血肿。术前护理人员密切监测关注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等指标,若出现异常及时告知主治医生。置管过程中,将穿刺点上部皮肤用一只手绷紧,另一只手采用扩张器用力将皮肤扩张,扩张深度一般为3cm左右,将导管置人,并对周围组织行常规包扎,嘱咐患者减少颈部活动,并给子冷敷;(3)预防导管脱落:护理人员定时巡视病房,检查导管是否处在正确位置,状态是否畅通,导管的使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个月,并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不宜有较大动作,穿刺部位不宜活动过大,穿、脱衣服是切勿牵拉管道,防止导管脱落。导管一旦发生脱落,应及时压迫穿刺部位进行止血,并立即就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1.3 观察内容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出血控制效果、血液净化治疗时间、成功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疗效判定: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出血停止,治疗可正常进行;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出血明显减少,治疗可正常进行;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出血无法得到控制。

  2、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98例患者中,显效74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护理干预后,98例患者中,显效46例,有效24例,无效24例,后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血液净化治疗时间、成功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血液净化治疗时间、成功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3、讨论

  经临时性颈内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术治疗的过程中常并发出血症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1)误穿动脉:颈内动脉由于位置较浅,故穿刺较容易且压迫止血时较方便,但由于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位置较接近,行颈内静脉穿刺时容易误穿总动脉,引起出血;(2)导管脱落:经临时性颈内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均较长,大于4周,固定缝线容易脱落,患者一般未能及时察觉。且日常生活中患者穿脱衣服等大幅度动作时也极易导致导管脱落;(3)局部渗血:出现局部渗血的原因可能与术中扩张器的不正确使用有关,术者的技术水平也会影响局部渗血的发生率。

  本研究探讨经临时性颈内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术的患者并发出血的原因,并对患者采用有针对的护理干预,通过护理干预,患者总有效率为93.9%,而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护理后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比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血液净化治疗时间、成功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也均有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对经临时性颈内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术的患者采用有针对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出血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黎渐英,叶晓青,黄卓燕,王饶萍.深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理学报,2007,03:64-65.

  [2]梁茵,李林玉,梁秀娟.血液净化中不同部位行深静脉置管效果观察及护理[J].护理学报,2007,09:58-59.

  [3]彭菲.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并发出血的原因及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02:91-92.

  [4]李均平.血液净化治疗中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措施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5,04:248-298.

  高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