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36例偏头痛的效果分析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针灸,偏头痛
  • 发布时间:2015-09-09 14:41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对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灸辨证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VAS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也较高(P均<0.05)。结论:中医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偏头痛、中医、针灸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偏头痛患者选取36例,均满足相关诊断标准。男15例,女21例;年龄为45~76岁,平均(53.6±4.5)岁;病程为0.5~7年,平均(2.4±1.3)年。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8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发现情况相似,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服用中药治疗,根据中医辩证施治,主要药物由柴胡、半夏、炙甘草、川芎、黄芩、红花等。用药2周,1个疗程。

  (2)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①肝阳上亢型:以患侧太阳、风池、足临泣为主穴,配合太冲、合谷、肝俞等穴位,均采用平补平泻法行针3分钟,并留针0.5小时。②内分泌性型:主穴同上,行针法一致,并配合关元、三阴交,采用补法行针,行针3分钟,留针0.5小时。③肾水不足型:主穴同上,配合太溪、复溜、肾俞(双侧)等穴,采用补法行针3分钟,留针0.5h。

  1.3 观察指标

  根据VAS疼痛程度积分、患者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专门的统计学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而计数资料则利用卡方检验。若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后治疗组的VAS评分分别为(17.6±5.2)分、(11.2±1.2)分。治疗前后对照组的VAS评分分别为(17.5±5.1)分、(14.3±1.4)分。可见,治疗后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备相关统计学意义。另外,治疗组患者满意度为93.6%,远好于对照组的82.3%。

  3、讨论

  作为一种血管性头痛,偏头痛的主要症状是偏侧或双侧头痛,常反复发作,并伴有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症状。该病的发病机理比较复杂,目前还尚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和遗传、饮食、内分泌紊乱、不良情绪等有密切的联系。据统计相对于男性,女性更易患上此病。从中医角度来讲,该病属于“头风”、“少阳头痛”等范畴,多为风邪入侵,导致气血瘀阻,肝阳上亢,进而发病[1]。尽管病变部位在头,但仍和肝、肾、脾等脏腑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针灸治疗偏头痛可以有效改善微循环,并进一步提高血氧饱和度,进而改善血液粘稠度,减小脑血流阻力。同时,还能有效刺激相关神经肽、神经递质等,改善血管收缩功能,改善相关神经源性炎症,起到止痛的作用[2]。针灸治疗的关键在于疏经通络、平肝潜阳,以消除经脉瘀阻。本次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原理,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取得显著的效果。

  总之,针灸与中药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明显,能明显改善病症,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邓国鹏.44例针灸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1):268-269.

  [2]邹胜.针灸治疗偏头痛5O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7(12):51-52.

  张金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