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条码在内镜中心的应用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内镜,多功能条码
  • 发布时间:2015-09-08 09:58

  【摘要】目的:探讨多功能条码在内镜中心门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10月门诊内镜中心的门诊患者应用多功能条码进行身份识别和标本管理。结果:采用多功能条码后,内镜检查患者未发生身份识别和标本管理方面的错误。结论:应用多功能条码对内镜中心门诊患者进行身份识别和标本管理,能有效预防身份识别和标本管理的错误发生,是门诊内镜中心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多功能条码、身份识别、标本管理、内镜

  患者身份识别是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患者的身份进行查对、核实,以确保正确的检查用于正确的患者。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有利于切实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利益,保证医疗安全,减少医疗事件的发生,推动医疗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

  胃肠镜检查常需采集标本送检病理切片,而病理诊断是临床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病理标本的管理是内镜中心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标本管理质量直接影响临床疾病诊断,若管理不善会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给患者带来严重影响。我科日工作量大,诊疗类型复杂,患者诊疗时间短、周转快,导致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难度加大。在核对病人信息时,常出现语言沟通不畅等情况,影响了诊疗的顺利进行,标本管理也存在较多隐患。为保证患者身份的准确性和诊疗的安全性,我科制作了特殊条形码即多功能条码,其中涵盖病人姓名、性别、病案号、出生年月等信息。加上完善的识别系统管理方法,应用于检查和治疗的各个阶段。经过近2年45273例内镜检查患者使用验证,未发生错误事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3年2月一2014年10月来我院内镜中心接受诊疗的门诊患者45273例,年龄14~94岁。其中无痛胃镜9907例,无痛肠镜9193例,普通胃镜21915例,普通肠镜4259例。

  1.2 方法。(1)准备阶段患者凭预约单和预约号依次进行检查,分诊检录时打印多功能条码数张,与患者本人或家属核对确认无误后将其中一张条码贴于病人左手背。(2)诊疗阶段采用反向询问患者姓名和查看手背条码两种方法对患者进行身份识别,于麻醉实施前、诊疗操作实施前、患者离开诊室前都应进行确认。要采集标本的需将同样的多功能条码贴于病理送检单和标本瓶上,并与诊疗医师核对确认。(3)完成阶段:患者诊疗结束后,护士再次核对患者身份,向患者交待检后注意事项,取下病人手背条码。

  1.3 多功能条码应用于身份识别和标本管理

  识别患者身份是避免差错极其重要的一步。患者身份识别和标本识别系统有人工和电子两种,后者如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生物测量仪技术,目前条码技术已在大多数的医院广泛应用,并且收效良好。患者身份识别主要发生在临床工作各个阶段,据报道,发生在检验中的差错所在比例相对较低,而发生在标本检验前过程的差错可达70%。

  2、结果

  近两年来,我院内镜中心接受诊疗的门诊患者45273例,年龄14~94岁。其中无痛胃镜9907例,无痛肠镜9193例,普通胃镜21915例,普通肠镜4259例。少数特殊病人未使用多功能条形码粘贴,在这么多的病例数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3、讨论

  在内镜中心检查、治疗的病人中,住院病人都带有涵盖病人信息的手腕带,而门诊病人没有。针对没有手腕带的门诊病人,我们都予多功能条码贴于患者手背,对患者实施有效的身份识别管理。并在病理标本管理中采用多功能条码粘贴于病理送检单和标本瓶上,有效地防止了手写容易造成的诸多错误。

  3.1 转变工作模式

  内镜中心最多的就是无痛胃肠镜检查。由于检查任务繁重,人流量大,医务人员对患者及检查重视不够,检查时间又紧迫,再加上患者对检查风险认识也不够充分,大大降低了核对效率与核对准确度。如果出现同姓名、同音字的情况,或者方言、口音不同,容易出现叫错患者的现象。进入诊疗室以后,患者因麻醉、检查等因素常产生紧张和恐惧情绪,不能正确或清楚地回答医务人员的提问。对普通胃肠镜患者来说,手背上的信息条码提供了除口头核对以外更多一种可靠的核对方法;对无痛麻醉患者来说,手背上的信息条码提供了一种比口头核对更精确的核对方法;对医护人员来说,条码在手背明显处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身份核对;对于标本瓶和病理送检单上的条码,也避免了字迹不清难以辨认或笔误的情况。保证了检查和治疗的安全,有效降低风险。

  3.2 改善医患关系

  在对患者进行身份识别及核对的过程中,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需求。查看多功能条码时抚摸患者的手,适时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缓解其焦虑、恐惧的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检查。同时,患者也立即明白这是在核对患者信息,会配合核对,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核对的内容具体到姓名的同音字、既往病史等,对于同名同姓的患者更是反复核对患者的其他相关信息,做到准确无误,让患者感受到医务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及对诊疗的重视程度,增强了患者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杜绝弄错患者的事件发生,有效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

  4、小结

  多功能条码用于确认患者身份快速,方便。在未来,多功能条码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帮助患者在自动取报告机上自动取报告,患者只需将多功能条码的条码区对应机器上的红外线感应区,就可使机器读取患者信息,确定患者身份,搜索患者要取的报告,打印出来。这样既可以减少护士的工作量,也可以给患者带来方便。多功能条码将在更多的领域大展身手。

  参考文献

  [1]魏艳芳,邓喜红,黎艳.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17):40—41.  

  [2]程凤敏,陈海啸,郎云琴,等.降低病区护理给药前患者身份识别缺陷率的实践与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52—54.

  [3]Carraro P,Plebani M.Errors in a stat laboratory:types and frequencies 10 years later[J],Clin Chem,2007,53:1338-1342.

  [4]赵静. 无痛内镜检查的护理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8):887-888

  吴攀 盛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