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细胞检验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分析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血液细胞检验,临床医学
  • 发布时间:2015-09-09 16:32

  【摘要】血液细胞检验是临床医学检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检验方法,它不仅能够为各种血液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还能够为其他系统疾病的诊疗提供相关的信息数据。所以,血液细胞检验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着临床疾病的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本文主要针对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质量控制进行分析,探究注意事项与质量控制方法,以确保血液细胞检验的准确性、可靠性。

  【关键词】质量控制、注意事项、血液细胞检验、分析

  1、血液细胞检验概述

  血液细胞检验,又可以将其称为血常规检验,实质上就是指对血液中含有的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以及其他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与技术性检测。就目前来看,血液细胞检验是各个医院检验科室中最为常见的一个事项,它也是临床医疗诊断中的重要检验方法。传统血液检验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工显微镜检验血液细胞;现代血液检验方法,主要是通过自动血液分析仪检验血液细胞,而且血液检验中的智能化、自动化均处于不断增强的趋势。但是,不论是人工显微镜检验,还是自动血液分析仪检验,想要确保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必须充分重视血液检验过程中一系列因素的干扰状况,然后针对性的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2、分析血液细胞检验中的注意事项

  2.1 确保细胞形态处于完整的状态

  对标本进行制备的过程中,应当确保血液标本中各个细胞形态处于一个完整的状态,一旦细胞形态受到影响,会严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高质量的血液标本是高质量检验结果的重要保障。

  2.2 血液细胞标本的收集

  临床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标本主要为静脉血液与末梢毛细血管血液。静脉血血样对于人体病变状况的反映最为可靠、准确,它是最佳的血液细胞检验标本。同手指血相比较而言,静脉血的准确性、可靠性均较高,血小板计数与白细胞计数都比较准确。所以,在收集血液细胞标本的时候,应当尽量选择静脉血。另外,严禁将患者输液滞留针处的血液作为检验标本,止血带压迫止血的时间尽量不要超过1min,避免发生血液浓缩、瘀血现象,影响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3 血液细胞检验标本的抗凝

  在收集到血液细胞检验标本之后,应当使用抗凝剂对血液标本进行抗凝处理,目前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抗凝剂为EDTA,它对于白细胞与血小板形态产生的影响比较小,适合在血液细胞检验中使用。血液与抗凝剂之间的比例对于血液细胞检验标本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当抗凝剂的分量少于血液的时候,血浆中会产生微凝血块,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对存在微凝血块的血液标本进行检验时,微凝血块会造成血细胞分析仪出现阻塞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检验的可靠性、准确性。当血液分量少于抗凝剂时,白细胞的形态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抗凝剂浓度与使用时间决定着影响程度,对于白细胞形态造成的影响越大,对于血液细胞检验的可靠性、准确性的影响也就越大。

  2.4 血液细胞检验标本的存储

  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显示,静脉血液标本在使用EDTA抗凝剂进行抗凝处理时,在收集血液标本5min以内,或者30min之后,静脉血液标本在室温下存储8h内,检测静脉血液标本,能够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应当在10min之内检测完成制备的预稀释血液细胞标本;细胞稳定剂在加入血液细胞稀释液之后,常温保存预稀释血液标本的时间应当控制在4h以内。

  3、控制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措施  

  3.1 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机制

  医疗机构应当树立正确的质量控制观念以及管理理念;同时,还要不断完善质量控制机制,对检验人员进行合理的划分,通过合理的奖惩制度规范检验人员的操作行为,还要规范实验室操作流程,确保每一个环节的检验工作都科学合理。质量控制机制,是检验人员开展工作的原则标准,为了检测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有理可依,就必须完善相关质控机制。

  3.2 对血液细胞检验的工作流程进行规范与优化

  血液细胞检验的工作流程是否规范,在很大程度影响着检验质量与检验效率;同时,它还是开展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工作的必要前提。医院在控制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明确血液细胞检测工作流程对于质量控制、质量提高的重要意义;医疗机构应当根据自身拥有的血液细胞检验设备以及血液细胞检测工作实际状况,合理的对检验工程流程进行优化处理,为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奠定基础,确保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工作能够正常、顺利的展开。

  3.3 加强血液细胞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

  血液细胞标本的采集、稀释、存储等一系列工作,是血液细胞检验工作的主要内容,而工作质量控制又与血液细胞检测质量息息相关,所以基于医院实际硬件水平对各项工作内容进行质量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保证血液细胞检验工作的合理化开展。

  3.4 加强血液分析仪的质量控制

  ①使用血液分析仪进行细胞计数时,应当将温度维持在18℃至22℃范围内;②使用血液分析仪时,应当进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并且参与实验室间的质量测评;③根据实验室中规定的操作流程对血液分析仪进行操作使用,定期对血液分析仪进行清洗、保养,防止堵塞现象发生;④分析实验结果与参数的关系,比较临床分析与实验结果,评估二者是不是处于一致的状态。

  3.5 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血液细胞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直接决定着血液细胞检验的整体质量;在开展细胞检验工作之前,应当合理的对仪器进行校验,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中的标准进行操作,使血液细胞检验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中的需求,确保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4、结语

  为了能够保证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准确性、可靠性,避免发生误诊、漏诊现象,临床实验室应当充分重视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针对性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对于血液标准存储、血液标本稀释、血液标本收集、血液分析仪以及整个血液检验过程等一系列事项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罗远忠.血液细胞检验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探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9):20-21.

  [2]陈爱梅.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03):112-113.

  [3]李群圣,李梅.浅析血液细胞检验中的注意事项[A].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2012:1.

  刘胜仁 李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