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测在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肝功能,检测,肝硬化
  • 发布时间:2015-09-09 17:04

  【摘要】目的:探讨肝功能检测在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6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60例为对照组。抽取两组受检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并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胆碱酯酶(CHE)、血清胆固醇(CHO)、总胆汁酸(TBA)、白蛋白(ALB)和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并探讨观察组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CHE、CHO、TBA、ALB和GGT水平。结果:观察组肝硬化患者CHE、CHO和ALB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而TBA和GGT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A级患者CHE、CHO和ALB均水平高于B级和C级患者,且B级患者CHE、CHO和ALB高于C级;而A级患者TBA和GGT水平低于B级和C级患者,且B级患者也低于C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功能检测可以了解肝组织受损程度,对肝硬化的进展和预后判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清胆碱酯酶、血清胆固醇、总胆汁酸、白蛋白、谷氨酰转肽酶、肝硬化

  肝硬化是指有不同病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在肝细胞广泛性坏死的基础产生纤维组织弥漫增生,形成假小叶和再生结节,破坏肝脏正常肝小叶和血管结构。肝硬化患者多有不同程度肝功能损伤,因而对肝功能可以反映肝脏病变程度,并评价肝硬化患者预后。本研究对肝硬化患者多种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肝硬化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60例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男性患者33例,有女性患者27例,患者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1.0±3.0岁,按照Child-pugh分级:A级有33例,B级18例,C级9例。对照组中有男性体检者31例,有女性体检者29例,体检者年龄范围25~70岁,平均年龄40.9±2.8岁。两组受检者年龄、性别等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本研究通过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受试者符合以下条件:①观察组患者有病毒性肝炎或血吸虫感染史,且肝功能减退,临床表现为门静脉高压体征;②观察组患者经胃镜证实有食管静脉曲张,且CT和彩超检查确诊为肝硬化;③两组受检者均有完整病历资料或体检资料。

  1.3 排除标准

  ①排除肝癌肝硬化以及非肝硬化的其它肝脏疾病;②排除其它系统严重疾病或有其它系统恶性肿瘤的患者;③排除近期有肝、肾及其他腹部手术史的患者;④排除继发于其他疾病的严重肝功能不全;⑤排除临床病历或体检资料不全的患者。

  1.4 研究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与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2~3mL,并及时送检。所有标本采用肝素抗凝,离心分离血浆,并使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DxC800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其中质控物、标准品、胆碱酯酶试剂以及血清胆固醇和胆汁酸测定试剂等均购自广州标佳公司;白蛋白测定试剂购自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5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血清胆固醇(CHO)、总胆汁酸(TBA)、白蛋白(ALB)和谷氨酰转肽酶(GGT),并比较观察者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CHE、CHO、TBA、ALB和GGT水平。CHE正常参考值为5000~14000U/L;CHO正常参考值为2.9~6.0mmol/L;TBA正常参考值为0-20μmol/L;ALB正常参考值为35~50g/L;GGT正常范围5-58U/L。

  1.6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均以平均值±标准差(x±s),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肝硬化患者和正常人肝功能比较

  观察组肝硬化患者CHE、CHO和ALB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肝硬化患者TBA和GGT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比较

  A级患者CHE、CHO和ALB均水平高于B级和C级患者,且B级患者CHE、CHO和ALB高于C级;而A级患者TBA和GGT水平低于B级和C级患者,且B级患者也低于C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CHE、CHO和ALB水平与Child-pugh分级负相关,而TBA和GGT水平与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

  3、讨论

  CHE是一种可催化水解酰基胆碱的酶,以多种同工酶的形式存在于体内,分为真性胆碱酯酶和假性胆碱酯酶。真行胆碱酯酶主要存在于运动神经终板突触后膜、胆碱能神经元和红细胞中,而假性胆碱酯酶则广泛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血浆、肝、肾和肠内,且对乙酰胆碱酯酶特异性较低,可水解其它胆碱酯酶,存在于血清中的主要是假性胆碱酯酶。在肝细胞受损后,肝内假性胆碱酯酶合成减少,且活性降低,因此可作为评估肝功能、判定肝脏损伤程度和预后的指标。CHO是由肝脏合成的并释放入血,占血清CHO总量的60%~80%,当肝功能受损时则会是血清CHO含量明显下降。ALB是由肝脏合成并有肝静脉释放入血的一种蛋白质,当肝脏受损,肝细胞大量坏死时白蛋白生成减少,多引发低蛋白血症。肝硬化患者正常肝组织遭破坏,炎性细胞浸润,胆管淤积,会导致血中CHE、CHO和ALB水平明显下降。本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CHE、CHO和ALB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健康人,且CHE、CHO和ALB水平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呈负相关。

  TBA是有胆固醇在肝脏内分解的代谢产物,由肝细胞合成并随胆汁进入肠道,经多次肠肝循环后被肠道吸收入门静脉,并被肝脏重新吸收。TBA在血液循环中含量较低,当肝细胞受损时会造成肝脏对胆汁的吸收能力下降,致使血清TBA迅速升高,可反映肝脏受损情况。GGT广泛存在于肾、胰、肝、脾等组织中,而在肝内则主要产生于肝细胞浆和肝内胆管上皮中,正常人血清中GGT主要是有肝脏合成并释放入血。在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时肝细胞受损,细胞浆内GGT释放入血,导致GGT水平显著升高,而当阻塞性黄疸是,GGT也由于排泄障碍而逆流入血,导致血中GGT升高。本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TBA和GG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且TBA和GGT水平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

  综上所述,肝功能检测可以了解肝组织受损程度,对肝硬化的进展和预后判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路德艳,许娟.不同肝功能分级的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调查[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3):43-44.

  [2]李玉才.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变化及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0,50(35):45-46.

  [3]任刚,陈颖.血清PA、CHE、TBA、ALB对肝硬化各期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疗,2013,32(1):19-20.

  [4]张宇晴,邹学森,王勋松,等.肝癌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与Child-Pugh分级之间的相互关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01-905.

  [5]杜红梅,陈兆云,古丽娜尔·沙丁.血清5‘-PTT、TBA及GGT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价值[J].安徽医药,2014,18(6):1082-1084.a

  娄家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