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类抗生素的46例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 来源:今日健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头孢,抗生素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07 12:3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头孢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方法:收集整理46份头孢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报告,分析探讨这些头孢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结果:头孢类抗生素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肤(56.5%)、消化系统(17.4%)、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13.0%)、循环系统(6.5%)、泌尿系统(6.5%)等。在众多头孢类抗生素类药物中,引起不良反应最多的是头孢曲松钠,占28.3%。结论:头孢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皮肤、消化系统、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为了降低头孢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要加强给药的科学、合理性,以保证临床头孢类抗生素使用的安全、有效。
【关键词】头孢类抗生素、不良反应
头孢类抗生素属于β-内酰胺抗生素,是抗菌类药物的一种,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低毒、高效等优点,是临床上应用最广的一种抗菌药物。随着头孢类抗生素种类的增多和广泛的应用,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多。这些不良反应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影响预后。对此,本研究中,我院主要分析探讨了头孢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资料。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法,收集整理我社区服务中心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的46份头孢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报告,所用的头孢类抗生素类药主要有头孢克洛、头孢羟氨苄、头孢呋辛酯、头孢拉丁、头孢氨苄等。46份资料包含46例患者,其中男29例,17例,年龄6-80岁,平均年龄(52.7±3.6)岁。
1.2 方法
按照患者的一般情况、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方面对126份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报告进行多因素汇总分析,分析探讨这些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资料展开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x±s)形式,计数数据对比采用X2检验法,计量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若P<0.05则二者差异显著,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头孢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表现
46例患者中,有26例(56.5%)在皮肤上出现瘙痒、皮疹、面部潮红等不良表现;有8例(17.4%)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表现;有6例(13.0%)出现头晕、头痛、抽搐等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表现;有3例(6.5%)出现心悸、胸闷等循环系统表现;有3例(6.5%)出现血尿等泌尿系统表现。
2.2 引起不良反应的头孢类抗生素种类分布
在这些头孢类抗生素类药物中,引起不良反应最多的是头孢氨苄,占32.6%;药物:头孢氨苄15例,占32.6%,头孢呋辛酯12例,占26.1%,头孢克洛9例,占19.6%,头孢羟氨苄6例,占13.0%,头孢拉丁4例,占8.7%。
2.3 不同给药途径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
头孢类抗生素药物主要给药途径有静脉注射、口服给药、肌内注射等,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4.8%(39/46)、10.9%(5/46)、4.3%(2/46)。
3、讨论
头孢类抗生素分子中含有头孢烯的半合成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7-氨基头孢烷酸(7-ACA)的衍生物,属于抗菌类药物的一种。该类药物能够在细菌繁殖期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来杀死细菌。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过敏反应低、高效、低毒等优点,因此成为临床上应用最广的一种抗生素。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在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的时候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皮肤过敏反应(56.5%),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反应(17.4%),头晕、头痛、抽搐等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反应(13.0%),心悸、胸闷等循环系统反应(6.5%),以及血尿等泌尿系统反应(6.5%)。
头孢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原因跟头孢类抗生素药物种类及给药方式等有关。从药品种类上来看,头孢氨苄、头孢呋辛酯、头孢克洛、头孢羟氨苄、头孢拉丁等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依次为32.6%、26.1%、19.6%、13.0%、8.7%引起不良反应最多的是头孢氨苄,占32.6%。这是因为头孢氨苄在临床应用上比较广泛,在应用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按照用药规范进行用药,用药量过度,用药时间过长等均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
从给药方式上来看,头孢类抗生素药物主要给药途径有静脉注射、口服给药、肌内注射等,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4.8%(39/46)、10.9%(5/46)、4.3%(2/46)。这说明不同的抗菌药物给药方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在这几种抗菌药物给药方式中,静脉注射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这可能跟静脉注射的药物直接进入血管,血药浓度较高,对机体刺激性更强有关。
综上所述,为了降低头孢类抗生素在使用中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确不同种类药物的药效及使用规范,科学、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宋桂娥.头孢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05):60-64.
[2]张士洋,程军,陈志武.350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安徽医药.2011,15(04):516-518.
[3]雷敏.98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病例分析[J].现代养生.2014,6(06):131-132.
[4]索娟,陈铭智,陈军.297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今日药学.2014,24(06):447-449.
徐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