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脑红蛋白、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人促红细胞,血清,颅脑损伤
  • 发布时间:2015-09-06 08:33

  【摘要】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中,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脑红蛋白(NGB)、血红蛋白(HGB)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一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另一组加用rhEPO。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NGB、HGB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NGB、HGB指标差异不大,治疗后均明显增加,且试验组指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的健康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鲜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rhEPO应用在颅脑损伤患者中效果确切,能够提高NGB、HGB水平,促进健康状况的改善。

  【关键词】颅脑损伤、rhEPO、NGB、HGB、治疗影响

  研究显示,脑红蛋白能够向脑组织供氧,从而起到保护神经的作用,而促红细胞生成素则能够促进脑红蛋白的表达。为了进一步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56例,纳入时间段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患者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后确诊,同时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8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处于24—61岁阶段内,平均(42.3±1.5)岁。试验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处于22—60岁阶段内,平均(41.5±1.8)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鲜明,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针对性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患者入院后应用甘露醇等药物降低颅内压,应用依达拉奉清除氧自由基,同时服用神经营养药物。试验组加用rhEPO治疗,从第3天起皮下注射rhEPO,每次10000IU,每3天1次,两组均治疗2周后观察对比疗效。

  1.3 观察项目和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NGB、HGB指标变化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静脉血液3ml,经离心操作后对血清进行生化检测。(2)观察记录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采用APACHEII量表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分值越低,表明患者健康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8.0软件,其中NGB、HGB指标和健康状况评分均作为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和t检验。P<0.05说明对比差异鲜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NGB、HGB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NGB、HGB指标差异不大,治疗后均明显增加,且试验组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 健康状况比较

  由数据结果可知,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健康状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珠蛋白主要存在于人体大脑中,NGB也属于其中的一种类型,其功能一方面能和氧元素结合并转运,清除一氧化氮的毒性;另一方面具有进化功能,起到定位神经元和保护神经因子的效果。在卞中国等人的研究中,通过对脑缺血损伤大鼠的NGB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对脑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而rhEPO注射后可以增加NGB的表达。

  APACHEII量表是评估患者健康状况的常用方法,具有权威性和广泛性,尤其能够跟踪患者的病情发展变化,从而反映出疾病的严重程度,对于病死率预测具有重要价值。本次研究结果显示,30例试验组患者治疗后NGB水平升高至2705.4μg/L,HGB升高至115.7μg/L,均高于对照组的1824.6μg/L、98.5μg/L。在健康状况上,患者评分为16.3分,低于对照组的1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将rhEPO应用在颅脑损伤患者中效果确切,能够提高NGB、HGB水平,促进健康状况的改善,可以在临床上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孙荣青,朱丽超.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脑红蛋白、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2014,15(2):257-260.

  [2]张欣.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与纳洛酮联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2015,10(3):349-351.

  [3]张永红,文新忠.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保护作用[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0,07(3):220-222.

  [4]卞中国,钱志远.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颅脑损伤后NF-κB表达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4,08(16):3002-3006.

  [5]潘轲,邓民强,刘浏,等.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颅脑创伤患者血清NSE、S-100β及IL-10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06(1):204-206.

  李秋平 邓巍 张巧敏 崔艳玲 赵永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