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素及瘦素受体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来源:今日健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瘦素,胆囊癌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01 12:21
【摘要】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及瘦素受体(Ob-R)与胆囊癌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7月12日至2015年6月23日我院收治的胆囊癌病例10例及同期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0例,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10例胆囊癌患者的胆囊癌肿块、距上述胆囊癌肿块3cm以上的癌旁标本10例及胆囊结石胆囊壁标本10例进行Leptin及Ob-R检测。结果1)胆囊癌肿块组瘦素及瘦素受体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无浸润组及胆囊结石组(p<0.05)。2)癌旁无浸润组及胆囊结石组均有leptin及ob-R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瘦素与胆囊癌的形成可能有关,可能成为临床预测胆囊癌的一个指标。
【关键词】胆囊癌、瘦素、瘦素受体、胆囊结
胆囊癌(Gallbladder carcinoma)发病率在消化道肿瘤的发生中居第五位,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术后对放化疗均不敏感,术后1年生存率不到10%,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1]。瘦素(Leptin)测定是肿瘤生长,浸润,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检测指标[2]。有文献报道Leptin作为特殊的生长因子在肿瘤的发病中起作用[3],选取2014年7月12日至2015年6月23日我院收治的胆囊癌病例10例及同期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0例,探讨瘦素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7月12日至2015年6月23日我院收治的胆囊癌病例10例(男4,女6),平均年龄(53.6±3.2)岁;选取同期胆囊结石患者10例,男4例,女6例,平均年龄(50.8±3.5)岁作对照。胆囊结石组所有病例均为A级肝功以上,肾功能试验正常,无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家族史。
1.2 仪器及试剂:武汉博士德公司瘦素及瘦素受体一抗,武汉博士德公司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武汉同济医科大学研制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HPIAS-1000)。
1.3 检测指标和方法:(1)将胆囊壁组织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将经过常规固定、脱水、透明和石蜡包埋的标本组织,4μm连续石蜡切片各3张。(2)每例标本各取1张备用切片行HE染色,另两张分别行瘦素及瘦素受体免疫组化染色。(3)图像分析。按以下方法进行半定量分类:“+”指<25%的细胞染色;“++”指25%~50%的细胞染色;“+++”指50%~75%的细胞染色;“++++”指>75%的细胞染色。每张切片选择4个不重复的高倍视野,计算阳性表达细胞占全部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取其均值作为该张切片的阳性表达百分比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胆囊癌及癌旁组织中瘦素及瘦素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棕黄色颗粒为阳性表达。
2. 胆囊癌肿块组瘦素及瘦素受体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无浸润组及胆囊结石组(p<0.05)。
3. 癌旁无浸润组及胆囊结石组均有Leptin及Ob-R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瘦素是肥胖基因(Ob)的编码产物,由146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6×103,主要来源是体内白色脂肪组织。瘦素通过与其受体(Ob-R)结合起作用。Ob-R有6种异构体(Ob-Ra~Ob-Rf),Ob-Rd和Ob-Rf具有相同的胞外区和跨膜区,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中[6-8]。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10例胆囊癌、其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及10例胆囊结石胆囊壁标本中的Leptin和Ob-R进行了检测,旨在观察胆囊癌组织中是否存在Leptin和Ob-R的表达,并就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10例胆囊癌组织中,Leptin和Ob-R的表达率分别为70%(7/10)和60%(6/10),提示了胆囊癌组织中存在着Leptin和Ob-R的高表达现象,并且是双重表达。而癌旁组织的Leptin和Ob-R的表达率分别为40%(4/10)和40%(4/10),胆囊结石组的Leptin和Ob-R的表达率分别为50%(5/10)和40%(4/10)。癌旁组及胆囊结石组与胆囊癌组存在统计学差异,癌旁组与胆囊结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胆囊壁瘦素及瘦素受体高表达的可能机制为:胆囊结石及胆囊炎症的长期刺激可能导致胆囊细胞的癌变,胆囊癌细胞可能可以大量分泌瘦素,导致胆囊癌胆囊壁瘦素及瘦素受体表达升高。我们的另一个实验发现胆囊癌患者血中及胆汁中瘦素水平升高也支持了这一观点。但其具体的机制及信号转导通路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
综合以上试验结果我们认为,胆囊癌患者胆囊壁瘦素及瘦素受体表达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瘦素极有可能参与了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成为临床预测胆囊癌的一个指标,也可为完善胆囊癌的发病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秀峰,彭叔逵.胆囊癌的研究与治疗进展.临床肿瘤学杂志,2000,5:1226-228.
[2]徐连根,周晶,雷伟.瘦素及其受体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6,15(5):502-504.
[3]黄志强.提高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中华实用外科杂志,1997,17(9):523.
李勇 周建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