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接上地气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已建成运行的典型的公共实训基地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认为公共实训基地只有真正面向当地劳动者,服务当地企业,让公共实训基地接上地气,才是公共实训基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并尝试提出以技工学校为基础规划建设,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四位一体共同管理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关键词:公共实训基地接地气技工学校

  公共实训基地作为职业教育、培训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在提高我国职业能力建设、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解决就业结构矛盾、构建学习型社会、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我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时间不长,在建设和运行管理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已建成运行的典型的公共实训基地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寻找可借鉴的经验,并尝试提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构想与建议。

  一、国内常见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比较研究

  1.政府投资,统一规划、建设,独立管理。比如上海、深圳、青岛、无锡等城市均建有这一模式的公共实训基地。这种模式的公共实训基地由政府主导,多由当地人社部门负责具体管理。可从规划建设、功能定位、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多个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可充分发挥公共实训基地的公共性、公益性、服务性和先进性。公共实训基地的运行维护费用也可得到当地政府财政的充分保障。但这种公共实训基地模式由于缺少职业院校和企业的直接参与,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困惑。①由于编制原因,师资多为外聘,稳定性差,特别是缺乏实训教材的编制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水平的提高。②政府在规划建设时充分考虑了职业院校的使用率,但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逐步重视,职业院校实习实训设备日渐完善,职业院校对使用公共实训基地的依赖性和积极性必然逐渐减弱。③公共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落差,加上政府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问题上,缺少操作性较强的优惠政策或法律法规,制约了企业直接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基于以上原因,政府投资独立管理的公共实训基地普遍出现了使用率逐年下降的现象。

  2.政府依托高职院校,由政府与院校共同出资、共同管理。比如绍兴、太仓、苏州、宁波、天津等地的公共实训基地。这一类公共实训基地由于高职院校的深度参与,可在师资、培训教材编制等方面得到保障,教学组织、教学计划也显得更为专业。但由于不可避免的本位主义,在公共实训基地规划建设、功能定位、运行使用时,一般首先考虑满足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发展,满足自己院校学生的实习实训,公共实训基地的公共性、公益性必然不如第一种模式。当公共实训基地实质成为学校实习基地时,公共实训基地的持续投入必然受到冲击,捉襟见肘的运行维护费用反过来又限制公共实训基地的利用率。

  3.政府认定当地现有的企业或院校为公共实训基地,每年或一次性给予一定补贴。很多县市级的公共实训基地多采用这一模式。这一模式的实训基地严格意义上说并不能称为公共实训基地,很多貌合神离的政企合作或校企合作,往往在一纸合作协议后就没有了后续实质性的工作。即使有合作也是时断时续,不具备公共实训基地公共性、公益性的特征。

  二、打造接地气的公共实训基地

  比较研究国内常见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我们发现实训基地建设、管理、运作缺乏统一规划、“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严重短缺、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特别在促进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满足企业培训需求、扩大当地就业和提高当地就业者素质等等问题上更为突出。笔者认为让公共实训基地真正接上地气,成为区域经济的助推器,是实现公共实训基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依托当地技工学校,进行统一规划建设

  世纪之交那几年,教育部门的中高职快速发展,挤压了劳动部门的技工学校的生存空间,大量服务当地经济,为当地企业培养一线技术工人的技工学校被撤并。但事实证明,以为高职学校输送生源为己任的中职学校,并不能完全代替技工学校。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技工学校才是面向当地企业,为当地企业培养技术工人的中坚力量。政府可在对当地企业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由人社部门牵头,整合属下的培训、鉴定、就业服务等机构,依托技工学校建立因地制宜、规模适当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资金以政府投入为主,并将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

  2.立足当地支柱产业,实行四位一体管理

  建设公共实训基地是提高职工技能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在公共实训基地规划设计阶段就应引入当地支柱产业的龙头企业深度参与。通过广泛调研论证,摸清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人才类型,了解区域内职业培训资源的数量、规模、培训能力及分布情况,确定公共实训基地的服务方向和工作重点。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技工学校为基础、行业协会为纽带”四位一体的新型管理模式,成立由政府、企业、技工学校、行业协会等广泛参与的事业单位理事会,以理事会为决策机构,技工学校为执行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为咨询机构,对公共实训基地实行科学管理。

  3.坚持公共公益特征,兼顾效率效益运行

  公共实训基地建成后,必须坚持其公共性和公益性的特征,免费向全社会开放。当地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实训平台,培养当地急需的技术工人和高技能人才。政府作为投资主体,投入产出的社会效益,必然成为其评估决策的重要依据。公共实训基地在无偿使用的同时,也必须兼顾效率效益问题,这是保证公共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可通过与企业加强合作,为企业订单培养、用工优先、提供技术支持、给予企业实训教室(车间)冠名权等等方式争取企业的资金支持。

  4.加大校企合作深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技工学校作为公共实训基地的基础和执行机构,要坚持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完善落实专业教师企业轮训制度,把在当地企业一线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作为招聘教师必备条件。专业教师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编制活页模块式培训教材,把当地企业的典型产品和工艺流程引入培训教材,提供适合企业的“个性化”的职业培训,并开发培训菜单,供企业选择。扩大订单培养规模,搭建网络虚拟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基地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全国部分城市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情况概览[J].职业,2009(05).

  [2]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实训基地《职教论坛》2009年12月(下)

  [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丁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