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近年,幼儿教师虐待幼儿的事情时有报道,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老师,也作为一名普通的家长,在为这些事件的发生感到愤怒和痛心的同时,我也不断在思考:我该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的幼儿教师呢?这些年,我一直致力于做好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工作,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情况,谈一些粗浅看法。

  关键词:学前教育;音乐教学;德育;渗透

  音乐,简单的来说,是一种美妙的声音,人们可以通过这种声音传递自己的思想情感,而听众在聆听到这种声音后,产生振动,提高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品味,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等等[1]。音乐的发展,在世界史上,经历了漫长的时期,也是一定程度上人类历史的见证者,具有一定的传承性。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对象是幼儿教师,而音乐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当中的重要部分,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学习相关音乐技能外,还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和追求真善美的道德修养。因此,加强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需求,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更好的成为幼儿教师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音乐课程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成长、就业具有重要影响,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对学前专业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行渗透。

  一、在声乐作品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音乐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唱歌,并且传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和自己的喜怒哀乐。目前的学前音乐内容都极其丰富,除过活泼动听的儿歌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歌曲作品。音乐的题材也非常广泛,演唱方法也很多。学前音乐教育者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教会学生正确的发声技巧和演唱技能,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外,还要教会学生理解歌曲的丰富内涵,并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比如在教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时候可以详细向学生介绍这首歌曲主要表达了学生对广大人民教师的崇敬和喜爱之情,同时也歌颂了人民教师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职业道德品质。教师在教授这样的歌曲时,可以问问学生,“你们以后具体像成为怎样的幼儿教师呢?”学前教育者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有利于激发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精神。除过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还可以通过教一些歌曲,加强学生自身行为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在教唱《送别》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到夕阳之下,碧草青青,有一人立于古道长亭,目送旅人远走天涯,自己却不知相逢是何期的感人画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能够珍惜身边的朋友,学会友善相处,注重团结协作。《花非花》是黄自根据白居易所写的诗词创作的歌曲,主要表现一种对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失了的美好的人和事物的追忆、惋惜之情。教师可通过这些歌曲的教学,培养学生珍惜身边事物、善待身边人们的良好品质。学前音乐教师在对学生教歌曲的同时,可以增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对一些歌曲进行简单化的分析,加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教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的唱歌方法和技巧,并对学生持有耐心,以利于他们成为更好的幼儿老师。

  二、在儿歌作品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儿歌教学主要是为幼儿教授简单的,富有音律美感的儿歌。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音乐事业的不断进步,我国已经涌现了许许多多新颖有趣的儿歌,这些儿歌一般来说,比较简单,童音清脆,音乐教师在进行儿歌教学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例如《娃哈哈》、《种太阳》这类的歌曲,这类的儿歌都洋溢着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也让人心生愉快,有利于培养学生明亮积极的人生观和不畏艰难的勇气。而一些《找朋友》或者《丢手绢》类型的儿歌,主要表现了同学间欢乐的场景,通过这些儿歌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前学生懂得照顾他人,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具备集体感等等。我国儿歌的种类比较多,具有鲜明的思想教育意义。因此学前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儿歌教学的时候,要耐心寻找这些儿歌所包含的德育内涵,使学生为日后成为优秀的幼儿老师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

  三、在音乐欣赏课中的德育渗透

  音乐欣赏课主要是对一些名曲、名调的欣赏。音乐欣赏课能够让学生在音符的波动中感知到音乐的美感。音乐是由调子和歌词谱写而成,一些音乐没有歌词也能反映一定的景象,使人们感受到情感的变化。比如民族音乐《渔舟唱晚》,学生在听到这样安静的曲子时,能够很自然的联想到平静的湖水、渔船的移动、江边的月亮等等诗意的画面,从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我国古琴当中的《高山流水》,讲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4],通过对《高山流水》的欣赏,学生可以从中感知到友情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加强和同窗好友间的联系,而豪迈的《长江之歌》,更是表现了我国祖国大好山河的壮丽,整首音乐气势恢宏,壮丽磅礴,学生通过感受豪迈奔放的音乐气势,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爱国精神,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生命力,增强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阿炳的《二泉映月》,是民间艺人阿炳用二胡演奏出来的,学生通过音乐中情绪的痛苦、忧伤、苦闷、积极等方面的变化,体会民间艺人追求光明的勇气。我国音乐的发展源远流长,太多的音乐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而学前教育通过对美好音乐的欣赏,有利于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对于学生未来的整个人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四、在音乐教学法中的德育渗透

  目前的幼儿教学法,主要是利用幼儿年纪尚小的特点,运用拍手、讲故事、做游戏等简单方式培养儿童对于音乐的感知力,也就是所谓的乐感,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幼儿音乐教学,比较灵活多变,可以通过家里的生活用品,来表现所要体现的音乐节奏,可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幼儿教学对于还没有经验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部分,所以,学前音乐教师在进行幼儿音乐教学法课程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耐心。学前教师首先应该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亲密联系,和学生成为朋友,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学前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要给予真正的关怀,帮助他们度过生活中的困难;当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课程或者其他学习上的难题,学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详细而耐心的讲授,直到学生明白为止,同时当学生出现失误的时候,要注重批评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幼儿音乐教学的能力和信心。通过这样的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做个有职业道德和爱心的人,为以后做幼儿教师做准备。

  五、在音乐课外活动中的德育渗透

  教师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对学生的音乐教育除过课堂以外,还应该加强课外活动当中的德育渗透。比如将音乐活动从课堂上搬到户外,便是加强音乐学习的重要方式。一般来说,许多大型的音乐节目,就需要所有的学生集体合作才能完成。学校通过音乐活动的开展,可以增强自己的音乐专业知识水平,也能提高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能力。学生在参加音乐节目的时候,也能够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实现自己和集体的双重价值。还有一些大合唱节目,对于个人的道德情操也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大合唱是通过将所有的声音组合在一起,增强音乐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比如《黄河大合唱》,由于大合唱的声音比较雄浑,使得整体效果就显得比较有气势,学生通过大合唱,也能增强团体协作意识,同时还会增强自己的爱国意识,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我国目前已经涌现了大量的优秀歌曲,而且有许许多多的音乐,因为其自身的穿越性[5],到了现在,人们听起来,依然因为歌曲内容的宛转悠扬,或者精神勃发,或者催人泪下。而加强音乐课外活动当中的德育教育,也是推动音乐发展的重要因素。

  结束语

  音乐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对学生成为一个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幼儿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音乐教师不仅要注重音乐教学中的声乐、音乐欣赏和音乐课外活动等方面的德育教育渗透,同时还应该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育的熏陶过程中,提高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使学生的行为向着光明、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成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人,成为懂得真正关爱和呵护幼儿健康成长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院

  [1]黄文龙.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美育和德育[J].新校园(学习),2013,(3):77-83

  [2]闫丽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职业道德的渗透[J].职业时空,2014,10(8):31-32,37.

  [3]邢思.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魅力中国,2013,(13):253-253.

  [4]沈红梅.随乐潜入心,育人细无声——要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考试周刊,2011,(61):224-225.

  [5]刘海英.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0,(1):144-147.

  邬文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