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考语文创新题解法

  摘要:这些年,中考语文创新题份额较多。分析比较而言,不管怎么变,都有哪些固定的特点。文章分析分析题特点,针对性提出解题思路,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创新题;解答;思考

  一、前言

  这些年来,各地语文中考题中,都有相当比例的创新题。创新题的形式多样,涉及到开放题、渗透题、信息题等等。而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了仿写、图表、默写名句、概括语段、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等等。涉及的题型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现代文和文言文的阅读。创新题目近些年屡见试卷,正逐渐成为命题者比较偏爱的命题形式,在语文总分中占有比例日趋增大。针对这些题型的解答,非常有必要认识其基本特点,针对性地提出指导建议,为高分答题提供可能。

  二、中考语文创新题基本特点

  呈现出来的中考题,具备如下基本特点:

  1.整合多个学科,更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

  2.注重考察知识延伸,要求课内外知识的衔接;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注意向课文延伸和拓展。

  3.开放题设置的基本特点,包括了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原创性、开放性等特点,更具时代特色。

  针对这一题型,多数学生感觉到无所适从,实际答题中失误较多。而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题型,在中考语文中答题游刃有余,这需要更多的技巧贯穿其中。文章针对性列举创新题型,针对性提出解题指导,以供参考和借鉴。

  三、中考语文创新题解法思路

  1.分析近几年的命题意向

  解析内蒙古中考命题指导思想,内容指出语文中考切合学生语文能力实际及终身发展需求,更注重学生的能力、素养等的培养。可以看出今后中考语文命题更加联系书本知识,更加切近学生实际,更加体现设计的甄别难度,也体现了整个学科整合的趋向。

  2.中考语文创新题解法思路

  2.1 针对性适宜的阅读方式

  语文结题阅读是基础,更是感知语段的先决条件。一般的阅读方式,有精读和速读两种。具体选择何种阅读方式,因人而异。有两遍精读解题,有一遍速读一遍精读解题,两种方式皆可。但是,不提倡先审题然后阅读语段提炼信息的方式,这种方式比较而言,不仅耗时,更降低阅读速率,容易疏漏阅读信息,阅读能力不强的禁止采用。实际这种方式,仅适合分析结构特点、情感倾向、线索脉络等初步感知,不适合进行考场做题。

  2.2 根据文体特点概化信息

  对出题信息的概括,是人快速反应能力的体现。是在感悟基础上,对呈现信息一种具体化、精细化的呈现。而概化信息,不同文体罗列如下:记叙文——时间、地点、人物、情境、修辞;说明文——对象、方法、顺序、语言的准确性和风格;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散文——叙事与抒隋(组材特点),文体特征及情感倾向不同文体的题型特点是不同的,学生了解了这些基本文体的常规题型,即使有些变式,也能基本适应,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即同此理。

  2.3 注意甄别专业术语

  对于一些赏析性的语言表达,需要学生通过原文得以解答。这样就需要了解修辞手法、说明手法等等,否则很容易导致张冠李戴,导致全盘皆输。

  2.4 注意选择合适的表达技巧

  对于表述题的回答,力求做到有条不紊、语言简洁、条理清晰。结合采分答题的原则,采用罗列式的方式进行回答,更符合答题老师的心理取向,更易于教师短时间找到答案。对于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还可以借鉴原文的重点语句进行答题,也能很好地减少失分率。在问题解答方面,注意精简、典雅,要一分为二地解答。

  2.5 一定要审清题目提出的基本要求

  这一点学生极易忽视,减少失误率,一定要精读题目要求。像是一些常犯的字眼,类似“正确”、“有误”、“符合”、“不符合”、“哪些”、“原句”、“归纳”、“异同点”、“能否”等等,这些提示性的要求,都要审题清楚,做好扣紧答题。此外,部分问题是组合式的,注意层层递进,学生必须要审清楚了。

  四、实例解答

  文章节选某年中考辨析题,针对性提出解题思路,以供参考和借鉴。

  1.辨析题一

  前一阵网络上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炮制出来的,是英国学者李约瑟的个人观点,请结合文本内容,概括提炼信息,并加以表述。(100字左右)辅助信息:

  1.1 古登贝尔克,德国发明家,1400—1468年

  1.2 《梦溪笔谈》最早提及“司南”

  1.3 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解题要点:

  表达中要注意利用“辅助信息”,同时必须储备历史知识。沈括是北宋人,生活在十一世纪,毕升是其同时代的人。《梦溪笔谈》中提及“司南”,实则就是“指南针”,所以它的历史起码可以追溯到宋代以前,而活字印刷术比古登贝尔克的发明整整早四百多年,所以“四大发明”并非炮制,李约瑟的观点是准确而有根据的。

  2.解析题二

  有人认为:打电子游戏机可以培养人的反应能力、锻炼敏捷的思维,也有人持否定态度,请你结合罗兰?布歇内尔的故事——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发生什么反映。”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节选自《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对他的发明作一恰当的评价。要求:

  2.1 观点鲜明,表述得体

  2.2 字数(100字左右)

  解题要点:

  罗兰·布歇内尔的发明对后世具有非常大的贡献,最起码丰富了现代人的娱乐生活。打电子游戏机有其有益的一面,当然,如果沉溺其中,也可能荒废学业,贻误前程。回答时要注意不失偏颇,一分为二。对罗兰?布歇内尔本人应加以褒扬。

  只要我们掌握了阅读理解创新题的特点,掌握了它解题的一般规律,在中考中还是会得心应手,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丁兆存.2011年中考命题社会热点考查的分析与反思[J].语文建设.2011(09)

  [2]孔凡哲.命题技术:中考改革亟待突破的瓶颈[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2(02)

  [3]陈志清.中考命题内容形式改革的新动向——镇江市1999年中(会)考试题[J].天府数学.1999(08)

  [4]王善卫,吴希凯.对中考命题的几点思考及应对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06)

  [5]何海峰.数学中考命题及解答要契合教学实际[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08)

  [6]胡全刚.对中考命题的一点建议——从一道中考数学试题说起[J].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4(05)

  陈海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