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做”一体化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摘要:“教学做”一体化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种新模式,在其实践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缺陷和误区,这些缺点和误区主要有:忽视理论授课对教育质量的奠基作用对被教育者长期的发展产生限制;根据专业不同对理论授课和实操训练的时间比要区别对待;实操无实装的矛盾突出,以及无实装情形下的训练模式有待探索;教育者本身的能力特别是实操能力对教育质量的影响很大等等,只有克服这些缺点才能长足发展。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教育;缺陷;误区;克服

  职业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基本获得社会的认可加强职业教育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合作,吸引社会力量办学,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较高综合素质的专业技术型人才。由于受到实用主义教育观念和职业教育自身特点等因素的影响,职业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很受重视。职业教育能使国家的资源利用者、开发者、管理者的技能不断更新,能使整个社会的技术含量、智能含量和精神价值不断提升,能使一个国家的整体民族素质不断提高。被西方一些人喻为“使社会走向博雅的杠杆”。在欧洲,由于经济危机和失业的威胁,人们意识到有必要使青年在接受普通教育的同时参加技术学习和职业培训。法国于1985年、英国于1986年、荷兰于1989年、西班牙于1990年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就引入了技术教育课程。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很多教育者本身也在不断探索新型的职业教育模式[1]。

  一体化教育注重被教育者岗位任职的能力,这就要求教育中要格外注重岗位所需的能力分析以及达到这些能力要求所经的途径和对策,更是寻找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最佳契合点,这是新时期的教育理念更是务实的教育理念。早在二战后德国便形成了专业的职业教育体系,更将职业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体系,开创了“双元制”的先河,这对战后德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在德国,获得中学毕业证书的学生中,有15-20%的学生转而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完成了职业学习后进入学术性的完全中学学习。在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设立职业高中,在专业设置上打破专业划分传统,开设诸如人文学科群、自然学科群、国际合作学科群、电子机械学科群等一系列适应时代发展的综合学科,供学生选修,消除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严格界限,积极开展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合作教育等[2]。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毕业的大学生数与日俱增,但是真正能胜任岗位的特别是短时间内胜任岗位的却是少之又少,这不仅仅是对人才的浪费更是对国家战略资源的极大浪费。“教学做”一体化教育在这种呼声中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应声而来。

  经过最近几年从事教育的亲身经历,个人感觉在“教学做”一体化教育的起步阶段往往存在一下的缺点或者误区。

  一、忽视理论授课对教育质量的奠基作用,这就对被教育者长期的发展产生限制

  很多单位和个人在“教学做”一体化教育实行的过程中,片面强调了“做”的公用,忽视了传统的理论授课所具有的奠基作用。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从教学的构成及内在关系上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我们深知实践是理论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和基础,但是理论则是优化实践活动的工具和手段。从某个意义上看,实践课程还是要求学生掌握一门谋生的技能。因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又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在内容和教学效果上出现了异化和变质,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3]。随着我们对实践的重视,对岗位任职能力的重视,往往出现一个误区,那就是忽略了理论授课,理论是基础更是实践发展的指导和总结,理论授课在传统授课中占了主体作用和绝大部分的教学时间,“教学做”一体化教育就是要打破这种不合理的教育模式,但是不能因为强调了“做”就完全否定理论的重要性,没有理论的指导不仅不能在实践中真正的掌握理论和方法更对自身的长远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局限作用。没有理论的指导只能培养“流水工”,而不是有长远发展的“岗位专家”。

  二、不同专业对理论授课和实操训练的时间比有不同的要求要区别对待不能照搬照用别的门类和专业的课程安排

  很多人在开始接触“教学做”一体化教育时由于没有经验等原因,总喜欢照搬别人的做法,借鉴本身没有错但是不区分自身专业的特点盲目的整体照搬往往会严重的影响教育的效果,对学员的岗位任职也是不利的。不同的专业应该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合理的选择学科和分配学时。在吸收别人做法的同时考虑自身的相同点特别是不同点,才能取长补短活学活用。芬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至少可以得到三个方面的启示:规范课程改革框架;课程改革价值取向应以学生为本;重构作为课程创生者的教师角色[4]。一体化教学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不断调整学科和学时比,这是一个动态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需要教育机构跟踪行业的发展,最可行的办法是形成院校与用人单位长期的交流任职与任教,特别是行业有重大的革新或变革时更要专门组织教学力量研究别跟进变革的脚步以便及时的调整教学内容。

  三、实操无实装的矛盾突出,以及无实装情形下的训练模式有待探索

  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实际岗位任职的装备不能及时配发教学的矛盾很突出,很多情形下只能应用模拟器材训练,甚至没有模拟器材的情形也很突出。一些大型的装备如飞机、船艇等不能配装教学的情况也比较正常。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育的需求就需要教育者本身应用自身的实践以及岗位需求方反馈回来的经验和做法寻求最合适的途径。这个过程需要反复的研究和探讨。例如发明一些小巧但是属于关键部位、核心原理的教学器材帮助学生来熟悉现行以及未来操作装备的核心器材就是比较好的选择。

  四、教育者本身的能力特别是实操能力对教育质量的影响很大

  对于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者来说,良好的岗位任职经历是教学中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仅能帮助教学者在教育中熟悉的讲解本专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树立学员的认同感,树立教育者的权威性,让学员在学习中理性的认识未来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要应对的突发事件、以及岗位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当掌握的交叉知识。这是一个教育者必须具备的素质。所以岗位任职的经历对于“教学做”一体化教育的教学者本身是一个必备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振存。论当前国际教育研究现状、实践发展特点及启示[J]。河南大学学报,2010(2):121-134。

  [2]刘尧。国际职业教育改革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职教论坛,2008,(3)。

  [3]卢明。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辩证关系探索[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4]张德启,汪霞。芬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设计与实施浅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9,(5)

  李喜成 陈曦胡 高亮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