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企业锻炼与课程教学的对接研究

  摘要:高职教师到企业实习越来越成为高职院校的共识。一方面可以弥补教师缺乏企业从业经验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校企合作,增强校企之间的互动交流。许多学校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到企业实习,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针对教师企业锻炼如何更好地与教学过程进行对接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文章最后对利用实习发展校企长效发展机制畅谈了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教师企业;高职院校

  引言

  随着高职教育定位的明确,高职教师到企业锻炼学习越来越成为高职院校的共识。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动手能力强、能很快适应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师则更需要具备岗位操作技能,而不仅仅只是具备理论知识。由于高职院校中不少老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直接进入到高职院校从事教学,企业实际运作方式、岗位操作技能这块知识十分欠缺。不少教师也迫切想到企业锻炼学习,学校也出台各种政策鼓励教师多走向企业,加强校企交流合作。笔者刚刚完成在机场地勤岗位的锻炼学习,对教师企业锻炼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将实习成果如何与课程教学对接,进行了很多研究和思考,现将研究成果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教师企业锻炼的意义

  如前所述,高职院校教师比例中有相当一部分直接毕业于高等学校,没有任何相关企业工作经验,虽然专业对口,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对岗位实际操作却了解不深。所以在教学中,无法传授给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知识,或只是隔靴搔痒,无法准确地教授学生完全掌握某项岗位技能,或者对实施教学的重点也有可能搞不清楚,该重点讲的知识点没着重讲,不那么重要的知识却反复强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教学资源的一种浪费。

  除了上述情况,即便是有过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由于企业技术更新很快,之前工作时掌握的技能过几年很可能就与实际脱节了,过去工作积累的案例也可能随着时代进步变得不那么典型,无法进行有效地教学。

  上述情况是很多高职院校的现状,很多院校也在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提出鼓励教师去企业锻炼的发展战略,并随之出台了许多相应政策,支持鼓励教师去企业锻炼学习。相当多的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掌握了岗位最新的操作技能,及时地更新了自己的知识,继续从事教学工作也因获取了很多实际工作经验而开展地更加顺利和游刃有余。

  对于企业来说,接收教师实习,并不是任务或负担。高校教师理论功底较强,对行业发展和前沿动态了解比较多,在企业和员工交流的过程中,双方之间可以充分交流,互相启发。有些时候,企业员工和高校教师还可以合作,就某一个项目开展校企联合开发研究工作,利用双方的特长,取长补短,可能会取得非常好的科研成果。

  二、教师企业锻炼存在问题

  教师去企业锻炼很必要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

  1.任课教师忙于上课,没有时间去企业锻炼

  高职院校有些专业教师本身就很紧缺,有些专业由于扩招在招聘教师方面跟不上,都会导致教师上课工作量较大,腾不出人手,拔不开时间。除了上课,学校还有很多事务性工作,课程建设和个人职称发展都需要牵扯老师的很多精力,所以很多老师有心无力,没有更多地精力和时间允许到企业学习。寒暑假好不容易有些空闲时间,但是很多老师家里还有家人要照顾,还有其他任务要完成,所以也不那么容易找出时间。

  2.企业方不支持不接收

  有些企业对教师实习这件事认识片面,认为教师实习会带来麻烦,无法给企业带来效益,也不看重校企合作的发展,所以对于院校的请求也往往是拒绝的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影响了教师去企业锻炼的积极性和可行性。

  3.学校政策跟不上,老师没有积极性

  学校方面除了在战略层面鼓励教师实习,还要落实到具体政策上给去企业实习的教师提供便利条件和经济支持。首先学校要保障有足够的教师,或者可以发展兼职教师,以便让专业教师可以从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去实习。其次,学校应出台鼓励政策,如企业锻炼会对今后个人评优评奖评职称方面有一定加分,锻炼期间工资待遇保持正常水平甚至更高一些。鼓励政策的出台可以让老师没有后顾之忧

  4.实习流于形式,无法有效促进教学

  即便上述问题都不存在,教师顺利地到达企业实习,但由于教师本身不重视实习,流于形式,不积极地主动学习与交流,只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那么也收不到良好的实习效果。而且企业的员工对教师一般来说非常尊敬,不会主动给教师分配任务或者安排工作,这时如果教师自身不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请教,去参与任务,那么很多时间就会被浪费。

  除了上述问题,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由于教师教学能力和课程改革能力有限,即便收获了很多实习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如何更好地转化为教学过程,如何把一线的工作技能培养巧妙地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去,这是考验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一环。

  5.实习成果和经验无法扩大,仅限于教师本人

  教师回到学校,如果没有分享和报告机制的话,这些经验就只能教师一人获得,无法更大范围地传达给其他老师,无法更大化实习效果。所以需要学校建立成果总结与分享报告机制,要求教师总结自己的企业锻炼经验,至少在专业范围内将实习经验、收集到的企业资料和信息进行共享,和其他老师进行交流,最大化提高实习效果以及实习的收益。

  6.企业锻炼成果与课程教学对接研究

  企业实习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第二步,教师如何把企业锻炼成果应用于日常教学中,使企业锻炼真正地发挥出巨大的促进作用。这里对具体对接方法给出一些小建议,希望可以和广大读者做进一步探讨。

  (1)明确实习目的

  首先要明确实习目的,这个明确不是笼统地意识到自己大概去熟悉一下流程,而是要把实习目标,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教学中不明白需要企业学习的地方在哪里,做一个系统性地梳理,形成文本,并根据实习开展,不断地添加新问题进去,时刻明确自己需要学习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在实习中也要不断地对照检查目的手册,看自己是否完成拟定的任务。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实习、或者无目的实习,造成时间浪费。

  (2)尽可能收集岗位资料和信息

  除了直观的经验和印象之外,如果得到企业允许,能够拿回一些工作表格、工作资料,可以在现场拍照录视频,可以对企业员工进行调查访谈,那么就可以多采取一些这样的方式积累实习成果。当然,前提一定要得到企业的同意,因为有些单位出于保密或者其他原因,不会愿意让你随意带资料或照片出去的。

  (3)充分地与企业员工进行交流

  教师一般沟通表达能力都尚可,在企业实习期间,在不打扰员工工作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与员工建立良好地交流氛围,在交谈中,了解员工的工作生活经历,有时这些非正式的谈话会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信息,也会使你的实习视野得到扩展,这些信息在将来给学生上课时也可以成为信息来源。除了沟通交流,还可以选择性地记录不同部门不同级别员工的通讯方式,方便今后联系,及进一步开展后续的校企合作事宜,还可以发展一些企业兼职教师,这都对今后的教学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

  (4)收集典型工作案例,为今后教学建立案例库

  实习期间正好是收集工作案例的最佳时机,除了亲自遇到的,通过公司资料、员工谈及,都应该及时记录下来,不能只在脑海中过一遍,因为案例不及时记下来,到时用到的时候就想不起来了,所以一定养成及时记录案例的习惯,这样后续在教学时,就会形成可用的工作案例集,对教学非常有帮助。

  (5)调整教学重点及教学内容设计

  回来学校之后,需要重新梳理一遍课程教学重点和教学内容,根据岗位要求进行调整,教学设计也需要梳理一遍看看是否教学方式需要改变。

  三、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院校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和协作,院校应考虑如何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发展机制。教师去企业实习期间,除了学习收集教学资源外,还应该担负学校宣传者的角色,将学校的发展战略,学校的特色之处介绍给企业负责人,增进他们对学校的了解,也请他们对学校的发展,对专业建设提出他们的建议和想法。同时,谋求双方之间的需求有没有结合点,可不可以在教学科研、学生就业方面谋求合作。实习期间主动联系和发展一些对学校工作感兴趣的兼职教师,为今后补充教师队伍做好铺垫工作。总之,教师企业锻炼是一个和企业充分交流的机会,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本人,都应充分利用这次机会,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使实习效果最大化。

  姚慧敏 黄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