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目标教学

  摘要:学习目标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反映了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发生变化的期望,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行动方向,本文笔者从:现状、确定、实施、落实四方面论述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目标教学。

  关键词:教学目标;练习;实施目标

  学习目标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反映了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发生变化的期望,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行动方向,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目标决定着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起着教学导向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目标教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数学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现状分析

  现象一:目标错位

  案例1:“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并使学生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分析:主体行为不明,主体意识缺失。“使学生……”,“培养……”,在这样的目标陈述中,教师是使能者,学生是效应者。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因此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的陈述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即陈述通过教学学生学会了什么,而不是陈述教师做了什么。

  现象二:目标过偏。

  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按照三个维度设计,着眼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充分发挥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重视“知识和能力”目标,轻视甚至忽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现象。

  案例2:“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教学目标: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分数乘以整数的算式题。2.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分析:目标的设计有明显过偏的现象,只有结果性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没有过程性目标,教师在教学设计还是重点关注“知识技能”目标,缺少过程与方法的设计。

  现象三:目标过虚

  有些老师往往把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定得太大,与数学教学目的、与课程目标混为一谈。

  分析:如果将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应该达成的任务,那么案例2的有些目标需要推敲。如关于“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该目标作为课时教学目标过于虚、空,无实质意义,形同虚设,这个目标可以写在任何课堂上,但是任何课堂,也很难实现这个目标。

  二、怎样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目标首先紧扣课标和教材以及学生的实际。因此之前必须认真学习课标,依据课标,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知识系统和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围绕学习内容,全面理解三维目标,使各项目标与具体学习内容有机整合,这既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同时也是课堂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保证。

  其次把握尺度。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起点,对于学习目标的确定也是重要的。另外,学生的个性差异也不能忽视。因此,在制定目标时,应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和尺度,从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的学习目标,既不能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违背教学中量力性原则,又不能降低教学要求,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怎样实施教学目标

  出示目标是目标教学的基本环节。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出示目标的方法,能正确进行学习引导,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向着既定目标挺进。

  1.直截了当。通过教师的简单谈话直截了当的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人人明白本堂课要学什么,达到什么要求;2.分步出示。鉴于学生对目标理解能力有限,教师通过分步到位分层次展示目标,并对出示的第几个目标做必要的解释;3.画龙点睛。在教学基本结束进行课堂小结时,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规律,出示学习目标。

  在这一方面洋思中学走出了成功之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中先出示学习目标、自学指导,然后在给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去自学,目标确定了学生学习的方向,自学指导确定了学生学习方法,时间规定了效益。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节约了大量时间为后面进行自学检测,当堂训练留足了时间。

  四、怎样落实目标

  练习是数学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措施。在课堂练习中,从以下几方面设计检测题:1.实行分层作业。比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在学生掌握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时笔者进行当堂训练,当堂训练题的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教学,分层设题,分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让尖子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后进生消化了,这样均衡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不会出现尖子生自满、中等生自足、后进生自卑的倾向;2.灵活引进一些实践作业。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学习后自己制作学习模型,在实践中来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3.实行弹性作业。给优生开放习题,创造无拘无束的学习氛围,促使优生积极主动的联系,培养优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创新性和实践性。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确定学习目标,以目标为主线,精心组织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步步落实,才能真正达成目标,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益,大幅度提高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M].张定璋,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王斌华.关于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研究[J].外国教育资料,2004,(1).

  胡晓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