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信息技术新课程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造,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处理信息能力,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如何把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教好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刚开始教这门课时,看到学生那兴奋劲,认为学生一定喜欢这个学科,可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才发现,学生实际上只是喜欢玩电脑游戏,并不喜欢教材中计算机的相关基础知识,要想完成教学目标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是学生平时接触计算机少,虽然很多家庭拥有计算机,但家长都不让孩子用计算机,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和上网接触不良的内容;二是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信息技术只作为考查课程,并不是升学考试的学科,所以社会、家长乃至学校对信息技术课不重视;三是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本身不感兴趣,对信息技术教材上那些术语、操作、菜单、命令、语言等感到乏味;四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网吧、家庭等用计算机的场所真正用电脑知识的地方很少,以至于学生谈到计算机就觉得什么都懂,但懂的无所谓就是些上网玩游戏、聊天、看电影等知识,真正的计算机知识他们知之甚少。针对以上原因,结合社会现状和新课程改革笔者做了一些尝试。

  一、把上机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接触计算机

  在上信息技术课时把尽量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当然这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让学生玩电脑,而是老师少讲,学生多练。并激励学生谁先完成教学目标谁就可以自由支配计算机。现在的信息技术课本大多都涉及到网络,可学校的现状就是网速比较慢,要想在没有准备素材的短短一节课内实现教学目标是很困难的。为了能给学生留出足够的上机时间,课前信息技术老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是认真备课,准备相关素材,像那些需要从网上查找的资源老师可以先从网上下载好,放到一个文件夹里面,然后通过共享的方式让学生再从老师的计算机上下载来用。对于网络知识的学习用校园网代替互联网。这样就解决了网速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强有力的学习动机。由于校园网速度快,减少了很多上网的等待时间。

  二、以自己的重视带动学生的重视

  作为信息技术老师自己首先得重视这门课,既要认真备课,积极准备授课资料教好自己的课程,又要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在信息时代和在学习中的辅助作用,让学生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来解决其它科目中理解记忆不够深刻的知识,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从网上获取的课件、视频资源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巩固等,让学生了解学好信息技术知识对其它科目理解的重要性。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不局限于玩玩而已。另外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单靠教好课本内容还不行,还要有过硬的计算机知识,无论在软件还是硬件上都要有“两下子”,有机会就在学生面前“露一手”让学生从内心羡慕你、崇拜你,从而带动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渴求和重视。

  三、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同行们已经讲了很多,诸如:选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艺术等等。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了。这里有几点自己在教学中的作法供大家参考:

  1.在教学上注意临场发挥,这不但指的教学方法,还包括教学内容,不能照搬教材,不能因“材”施教,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把课本内容(也就是“材”)灵活的转化为学生容易吸收的知识。比如讲PHOSHOP的图像合成时,如果按照课本上的内容,有的学生做起来可能没有兴趣,如果让每个学生在摄像头前把自己拍下来再去做和某个明星或景点合成的练习,学生们就会用心多了,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了自己;其次就是实行协作学习。协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特别对信息技术这种重实践的学科来讲,更能发挥它的优势。首先学生之间的交流较师生之间的交流从心理上有它先入为主的优势,学生之间的交流更能用同龄人之间所特有的语言与方式进行,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2.学生从心理上非常乐意去帮助他人,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能缓解教师对几十名学生的课堂辅导任务,不但使学生能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是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懂得与他人相互协作的重要性。再者就是得注重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决知此事要躬行”。信息技术学科操作性特别强,不动手是绝对学不好这门课程的。有的农村学生刚刚接触计算机,所以计算机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其实只要学生动手去实践,去操作,很快就能克服这种心理,原来计算机是如此的简单有趣,了解计算机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智能工具。另外,动手实践是学习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基本方法,学生在平时不断的自我实践过程中,逐渐培养出一种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基本素养,这也是计算机教学的目的所在。一边动手一边动脑是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模式,这样就避免了死记硬背、“纸上谈兵”的传统学习方法。

  四、优化校内网络环境,给学生一片灿烂的天空

  俗话说:好的环境可以让坏人变好,坏的环境可以让好人变坏。所以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重要,古代的孟母“三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目前,学校都有了自己的网络教室,接入了互联网,可学生对网络上的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是有限的,这就提供一个良好的施教机会,就是让学生一开始接触网络就着重培养良好上网习惯。学校可以建立网络兴趣小组开设网络活动课,将素质教育的阵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指导学生处理好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休闲娱乐与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将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中去,让学生从被动的沉溺在营业性的网吧里接受各种信息转为主动的将精力用到学习网络知识技能,或利用网络学习各学科知识,另外,通过一些正面的例子,如重庆市一位中学生潜心学习网页制作,后被一公司聘为总经理的事迹,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学校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舞台,让孩子们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如举行电脑绘画、电脑报、网页制作等竟大赛,并将有创意的优秀作品展示出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性,提高自身的是非分辨能力,把网络道德教育有的放矢的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去,让学生在认识社会的真、善、美的同时,也正面了解社会的丑恶的一面,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其次向学生推荐优秀的青少年网站和专题网站。学生上网最初带有盲目性,所以教师要经常性地向学生推荐优秀的青少年网站和一些专题网站:如中国未成年人网、雏鹰网、春苗网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网上的知识竞赛,了解各国风情,观看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兴趣,在网上得到获取知识的快乐。

  以上是笔者对信息技术多年教学经验的一点总结,总的说来就是让学生在时间充足、兴趣浓厚、精力集中、环境优良的条件下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希望这一点点教学经验能给同行们提供借鉴,共同把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教好。

  杨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