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乡村中小学老师不快乐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摘要:快乐是一种感觉,只有自己才知道。但是,不快乐的情绪在老师中的确普遍存在,且有弥散的趋势。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不快乐的表现及原因

  一、目前乡村中小学老师不快乐的主要表现

  一是面孔呆滞,很少出现笑脸,语言重复啰嗦,课堂平平,没有重点,工作热情不高,没有教学激情,课堂讲述也不清晰,以至于学生听课时索然无味,昏昏欲睡。

  二是常处于情绪低落、心境不佳的状态,不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甚至恣意发泄,借题发挥,造成人际关系恶化,这种恶化反过来又刺激不良情绪的滋生与蔓延,以致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忧郁状态。

  三是性格忧郁孤僻。不愿主动与别人接触、交往,对周围的人常有厌烦、鄙视、戒备、多疑、甚至恐惧的心理。总认为别人瞧不起他,所以凡事故意漠不关心,做出一副瞧不起人的样子,使自己显得气势凌人一些。其实内心很虚弱,很怕被别人刺伤,于是就把自己禁锢起来不与人交往。情绪低落,对一切事物都缺乏兴趣,对未来失去信心,感到生活无意义,对前途悲观。常沉思不愉快的往事,或遇事老往坏处想。常唉声叹气,易伤感流泪或愁容满面。

  四是逐渐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并开始疏远学生,备课不认真甚至不备课,教学活动缺乏创造性,并过多运用权力关系(主要是奖、惩的方式)来影响学生,而不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心理引导方式帮助学生。时常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正常阻力扩大化、严重化,情绪反应过度。如将一个小小的课堂问题看成是严重的冒犯,处理方式简单粗暴,甚至采用体罚手段。或者有些老师在尝试各种方法失败后,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置之不理,听之任之。

  五是对学生和家长的期望降低,认为学生是“孺子不可教也”,家长也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和配合老师,从而放弃努力,不再关心学生的进步。

  六是对教学完全失去热情,甚至开始厌恶、恐惧教学工作,试图离开教师岗位,另觅职业。这种怨职情绪常常会在老师之间得到相互强化,从而影响整个学校的士气。

  二、目前乡村中小学老师不快乐的原因

  人到这个世界上来,只有匆匆一瞬,即“人生苦短”。我们没有理由让自己被动地老是生活在不快乐的氛围中。要改变“不快乐”的现状,就得寻找原因。如今的老师为什么不快乐?本人认为原因主要有:

  第一,工作量大,许多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睡在床上,还想学生”,长年累月不停地工作,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脾气变得烦躁容易发火,遇到学生不守纪律或者成绩下降,更是容易情绪失控。特别是乡村老师任务更重,学生多,老师缺,在加上有些老师借调到其他部门工作,而又有明文规定不允许请代课老师,一个老师得上两个班的语文、或数学、或英语;要是上历史、政治之类的,班数更多。例如:我们学校有一位老师担任了六个班的生物课,并且还是不同年级。小学的话,基本上就是有几个年级,就只有几个老师。

  第二,考核、评职上的负担,更是崩紧了老师们的神经。现在有不少学校对于老师所教的每门科目的合格率、优秀率都有硬性规定,成绩好坏与评职直接挂钩,甚至于关系饭碗的存保问题。

  第三,社会对教育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学识过硬,心理健全,身正为范。但另一方面,如今的学生越来越难管,而家长担当管教子女的作用慢慢都移交给了老师。如今的乡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是越来越多。有的学生连星期天都不会回家,因为回家还不如在学校里,在学校至少有其他同学作伴。

  第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人的需求主要有两种,即物质上的需求和精神上的需求。其中物质上的需求是一个人得以生存的基础,更不说快乐了。一般来说中小学老师在物质待遇上已达到了解决生存问题的标准。但在这个全面进入小康化的社会,中小学老师作为一个相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作为一个相对体面的职业,其工资水平相比而言还很难达到让人满意的程度。所以在满足生存的同时,老师们很难会有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因为他们不可能脱离现实而生存。金钱和物质资料的占有是现实社会衡量一个人成功的主要尺码。即使是一个事业心很强,很有工作激情而又很有工作成绩的老师,如果物质待遇过低,他在工作中也许可以忘记现实,体验为人师的快乐。然而此种悲壮又有几人能够做到?现在的中小学老师,工资福利纵着比虽有提高,但是横着比跟公务员差距不小,车子房子票子一个不沾。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公务员的工资。但实际情况却是工资没人家高,福利待遇也没人家好。每个乡镇乡政府都配有公车,但从没听说那个乡镇中学或中心学校配车的。

  第五,巨大的精神压力。目前我国正在推行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可是新课程的愉快教学却不能明显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了保证学生的成绩、学校的升学率,老师只好老调重弹,又用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双重标准,常常让老师觉得无所适从。“教师的精神压力还来自社会对教师期望的不断增高与对教师评价的不断恶化。从来没有人像教师那样被赋予那么多崇高的称号,也从来没有人像教师那样长期置于广大青少年和家长的监督之下。一些教师表示,对于老师中存在的个案问题,媒体、社会进行大肆声讨,也加重了教师的精神负担。”

  第六,老师没有可靠的精神上的支持。学生上有《未成年人保护法》撑腰,下有家长做强力后盾,简直是无所畏惧,即使打了老师,也不会被开除(在义务教育阶段),最多记个大过了事;而老师呢,即使管得严一点,学生就可能会投诉,家长就可能会来找老师、找学校的麻烦,甚至告到教育局去。学生出了什么问题都是老师的责任,学校的责任。教不好,是老师无能,教得好,是老师应该的,谁来替老师分担这些精神上的担忧呢?

  第七,老师付出与收入的比例不合适。老师并不是像很多人想当然的那样,一年只上9到10个月班,一天工作八小时。老师常常是无偿、自愿地在加班加点的工作,即使回了家,心里也还常惦记着学生,学生有没有准时回家?有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这些都是教师常常担忧的。而老师的收入,却往往没有体现老师这些额外的辛劳。

  第八,对老师的评价不尽合理。成绩是衡量学生的标准,也是评价老师的指标。学生成绩不好,老师要负很大责任,老师的绩效工资与学生的成绩挂了钩。但是学生的成绩并不是老师单方面的努力就可以改善的,老师尽了力,但学生成绩不见长,能全怪老师吗?

  袁荣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