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素描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目前许多高校艺术专业中建筑学素描课程的教学模式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基础造型训练层面上,没有引入到设计中,这将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因此对于建筑学素描课程的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提升学生对于素描的表现力,使得这门课程能够真正为设计服务。

  关键词:建筑学;素描;教学模式;研究

  在包豪斯的教育理念中强调:“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来解放并引发学生的艺术天才”。这是包豪斯教育理念的核心所在,可以说从他开始现代设计艺术学科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对于建筑学专业的素描教学我们也应该本着这一理念,改变以往在建筑学专业素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那种“全因素素描”描摹的倾向而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即必须将建筑学专业素描作为具有目的性的设计教学训练,使学生通过对形体结构、材料特征的理性分析与感性感受,来提高学生的徒手表现能力,使学生获得对形体空间结构的独特理解,激活学生创新的潜能,从而引发他们自觉尝试并提高将来建筑设计的能力。[1]

  一、建筑学专业的素描教学现状

  建筑学作为一门社会需求较大的专业,在我国很多综合性大学都开设了这一专业,但是它几乎一直被列在工科的范畴,就算是设置在艺术类学院,它在招收高考生的时候也是招收的理科生。因此,比较而言,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入学前没有经过美术方面的培训,基本上是没有美术基础的。许多高校虽然在学生入学时加试了素描,但仅仅只是作为参考不列入总分,并没有对学生的录取有实际意义上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入学以后的素描等课程的教学效果。据一项对美术基础进行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近一百名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之中:完全没有美术基础的占85%,有美术基础的只占15%,在素描课程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感兴趣的只占60%,学习素描课程感觉效果好的占60%,效果差的占20%。出现这种普遍现象和中小学阶段学校没有开设美术基础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国家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得学生们从小到大都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化课程的学习之中,其它课程比如说音乐美术、体育、音乐等课程,一直是处于一种非常次要地位的,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似乎可学可不学,有的有时甚至取消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使得学生们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很少,更谈不上系统的美术课程学习。目前,许多高校艺术学院的建筑学专业入学后都开设了造型基础课程,主要是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和构成课,每门课大约都只有几十个课时左右,在素描课程教学的内容设置上,主要以静物和建筑空间的写生和临摹相结合为主。这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无论是时间上还是内容上想很好的掌握这门课程都是有一定难度的。基于这种特殊情况,我们在给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进行素描课程的教学时,应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专业学习的需要,制定适合该专业学生学习素描课程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较快掌握好素描这门课程,并未后学的设计课程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二、建筑学专业的素描教学改革

  建筑学专业的美术基础教育应该区别于纯艺术专业的美术基础教育教育,它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造型感、结构感、空间感、形式感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因此,现代建筑学专业素描课程教学应该从单一的传统素描造型技能训练拓展为多层次多形式的造型训练,注重突出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思维表现更加自由,将艺术原理、艺术规律、艺术思潮、表现技法贯穿于整个素描课程教学过程中,肯定学生自己的艺术主张,强调设计素描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各种素描手段实现设计表现的能力。[2]

  1.依据学生特点,调动学习兴趣

  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入校之前基本上没有美术基础,即便是个别同学曾接受过美术方面的训练,那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学生到了学校开始学习素描的时候,先是部分同学觉得新鲜,一开始觉得比较有兴趣,但是由于没有基础,很快就像小朋友一样,当面对问题无法解决时,兴趣马上就会大减。另外一部分同学原本就完全对这个方面不感兴趣,所以迟迟进入不了状态,所以导致整个的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低下,这个时候如果老师为了提高学习效果而强加训练,比方说一味的增加练习的量,那么可能适得其反,学生面对压力不是产生动力,而是更加失去兴趣。这个时候,老师应该先以对美进行欣赏的角度给同学们介绍一些美术名家和欣赏一些经典建筑作品,让她们觉得建筑原来是这么美的,从而激发学生对建筑学专业的兴趣,同时还能逐渐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开阔他们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应该遵循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忌追求快速的效果,而应该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学习,解决好实际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切实掌握好,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让他们不再觉得自己没有美术方面的才能,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从一名理科生成长成为一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不难发现在学生中会产生有明显进步和进步缓慢的,面对这种情况在鼓励相对落后的学生迎难赶上时更要注重临摹练习与写生实物相结合,这样才会既能培养出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能力,又能锻炼学生在写生过程中对实物的分析能力和理性认识,同时还可以布置一些长期性的素描练习,锻炼学生们的耐心和细心。[3]

  2.强调基本功的训练,注重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

  建筑学专业的素描教学更强调空间的把握,但是这并不等于我们要舍弃对传统的写实素描中的“三大面五调子”的追求,“三大面五调子”的造型规律是放在任何情况下都经得起推敲的,并不违背对空间的训练,因为光和影在物体上产生的作用,体现了物体丰富的明暗层次,也反映出了物体的结构和空间关系,这种训练对学生把握物体的结构和空间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与建筑设计效果表现的体量感是一致的。所以在素描课程的教学过程张,我们依然强调明暗关系,并循序渐进的对学生加以训练。我们从简单的透视开始,然后是几何石膏体、器皿、水果,给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形体观察和表现能力。通过素描造型训练,学生要能够准确的观察物体的形态、比例关系、空间关系、还能够很好的体现物体的明暗关系。基于课堂内的教学时间有限,适当的要求学生课后做一些临摹训练也是可以的,尤其对于素描掌握情况较弱的学生,临摹像一条更易达到效果的途径,通过临摹练习,学生可以直接学习到物体形体和明暗的处理方法,还可以欣赏大师的作品,因此,临摹加上写生的教学方法是合理的。建筑学专业的素描教学必须依据建筑学专业学生的特点来展开,要脱离单一的写实性素描模式,向建筑学专业表现性素描模式发展,使素描教学服务于建筑设计素质的培养要求。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以后主要是从事建筑空间的设计工作,因此,素描教学应更注重对学生设计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4]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后续设计课程接轨

  任何一种设计领域,任何一名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不但要把握事物的本质,更要为事物安上一副想象的翅膀,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才能让事物有新的意义,推动社会发展。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层次行为,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所以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学好扎实的造型本领的时候,还要培养自己丰富的形象力和创造力。因此作为设计类专业的美术基础课程,素描教学不能仅仅只停留在造型训练的层面上,应该预先就设想到如何与后续设计课程接轨,为后续的设计课程做铺垫,把形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作为目标融入到基础素描教学过程中去,才能有效地衔接美术基础课程和设计专业课程。具体到素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想象力的创造力的培养可以在较好掌握了造型能力和充分了解事物本质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例如:打散、重构、联想、转换、意向表现等处理。可以结合一定的命题进行,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以“眼睛”一词为题目,用素描的表现方法,设计一个空间。经常设计这样的题目让学生自由发挥,以此达到训练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学生也不会觉得枯燥,反而觉得有比较有意思。这种注重对物体结构研究的素描方法更具科学性,弥补了传统素描只注重明暗调子表现而忽视研究结构的不足。而结构分析方法有利于学生从本质上把握物象规律,让学生理解无论是室内景物还是室外建筑都遵循这个规律,摆脱了过去绘画过程中纠结于形体和明暗塑造的窘境,更适应没有充足教学时间的建筑学素描教学的需求。[5]

  结束语

  素描是建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入校之初毫无美术基础的学生来说,素描更是特别重要的一门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首先让学生认识素描、喜欢上素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由浅入深,使学生在学习素描的过程中掌握好素描表现的主要内容,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设计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素描教学成为建筑学专业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奠基作用的重要环节,使学生从素描这门课开始就踏上建筑设计的第一级阶梯,让建筑学素描这门基础课程真正成为培养建筑专业人才的素质教育课程,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建筑设计领域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潘晓燕.建筑学专业素描教学内容初探[J].华中建筑,2010,(12):183-184.

  [2]唐西娅.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素描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7):146-147.

  [3]吴辰君.关于建筑素描教学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学报,2014,(5):238-239.

  [4]刘晶.建筑学专业素描课程改革实践的探讨[J].科技风,2011,(15),255.

  [5]顾超.建筑学专业素描教学研究[J].设计教育,2012,(1):124-125.

  刘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