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钒钛资源利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践

  摘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结合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钒钛资源利用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开发实践,提出了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专业建设思路,进行职业岗位群分析,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急相应的学习领域,制定高职钒钛资源利用技术专业给予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工学结合;钒钛资源利用专业;课程体系

  引言

  2012年8月,国家出台了《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指出:钒钛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保护好、开发好宝贵的钒钛资源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规划》的出台,吹响了加速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的号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高职教育应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适应攀西区域经济转型成功申报了全国唯一的专业——钒钛资源利用技术本文针对钒钛资源利用技术专业,在目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按照“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设计思路进行了课程体系的开发、设计。

  一、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借鉴了国外高职教育的一些经验,引入了能力本位的概念,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学科本位思想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的表现仍根深蒂固。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在人才培养计划中仍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课程体系主要是参考就业市场的需求、借鉴本科教育课程设置的体系和模式,这些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理论知识有余,专业技能不足,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较弱,不能满足行业、企业即到即用的需求,造成社会继续的优秀高技能人才短缺。

  究其原因,一是高职教育始终未能彻底摆脱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模式的束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脱节,教材内容没有很好地吐出职业性和实践性。教师偏重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而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没有有机结合,体现不了高职教育吐出技术应用能力和技能培养的特色。二是,在考核模式上,笔试仍是主要形式,技能评价的体系难于建立,技能训练无法真正到位。无法真正实现工学结合。

  钒钛资源利用技术专业是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于2011年10月成功申办了全国唯一的钒钛资源利用技术专业,并于2012年实现首次招生。因目前国内无相关专业,选择该专业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比较容易跳出以往的学科本位的教学模式。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课程体系的特点

  “工学结合”是人才培养层面上的概念,是一种育人模式,是校内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它体现在“校内学习与实践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实习地点一体化”,其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实现高职教育职业导向的有效途径,也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其中课程体系建设时推进工学结合的核心环节。

  高职教育主要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用得上与留得住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的之一目标决定了高职课程体系具备如下特点。

  1.基于工作过程

  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服务于特定岗位。“用得上”是每个企业用人的基本标准,这就要求高职课程体系具有基于工作过程的特点,即课程之间的关系必须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内在逻辑,以“从初始职业到熟练工”的职业成长为外在逻辑,一句典型工作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形成。

  2.开放性

  职业教育的本质觉得了就业导向是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课程设置要求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专业课程方案要从职业分析入手。任何一个专业设置不可能只面对一种特定的岗位,而应该面对相应的职业岗位群,这就要求相应的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3.发展性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构建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方针,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能力与素质是一个人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教高[16号]文明确指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这十分清楚地提出了高职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课程体系的发展性不仅表现在应开设一些文化素质课程,更体现在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选择应着眼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钒钛资源利用技术课程体系的开发

  1.钒钛资源利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的思路

  在学院“基于校企所一体的‘工学组织与企业实际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结合,校内实训与企业顶岗相结合’的三结合”整体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通过研讨、访谈、问卷、现场调研等方式,深入调研、分析钒钛钢铁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岗位任职需求,按企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所、攀枝花学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合作,积极探索适合钒钛资源利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动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修订、进行课程体系开发。

  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人员和行业专家等兼职教师把握行业发展方向和熟悉岗位能力需求的优势,在制定职业岗位标准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通过企业兼职、送外培训等措施,将校内专任教师培养成“白领技师”,在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等方面成为中坚力量。将钒钛钢铁产业链工作过程、职业岗位标准、企业技术标准、典型工作任务、行业规范、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等融入教学内容。

  2.钒钛资源利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的具体步骤

  2.1 调研相关企业,确定人才培养定位

  采用了网络调研、电话调研、实地调研、电话调研等多种方式,通过问卷调查、企业专家现场访谈的形式,了解企业人员构成情况和今后三年所需该专业高职毕业生人数以及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该专业毕业生在企业就业的工作岗位,了解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岗位的岗位职业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以及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经过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开发小组共同研讨及企业专家论证,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于标:以服务国内各钒钛企业,特别是攀西及周边地区的钒钛产业发展的需要为宗旨,以满足学生就业与创业发展为导向,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敬业精神、责任意识、诚信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掌握钒钛产业链生产工艺过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并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适应现代化钒钛生产一线工艺操作、管理、设备维护与检修等岗位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2 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领域

  典型工作任务,是职业行动中的具体工作领域,来源于企业实践,对人的职业成长起到关键的作用,它是经常出现的工作任务,也是贯穿于全课程的实践工作案例,这种实例通常是实际工作中有代表性的工作,同时又能涵盖基本的知识点。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成学习领域是课程体系开发的一个重要步骤。

  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后,进一步分析对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然后

  分析职业能力,设计学习领域根据工作的相关性(非学科知识的相关性),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以典型工作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组织课程内容,形成工作任务引领型课程。并以典型产品生产为载体,将企业工作流程与规范、先进的企业文化引入课程教学中,实现教学与工作过程融为一体,做到“教、学、做”合一,体现工学结合特色。

  3.课程体系实施的保障体系

  3.1 校内外互补的实训基地

  针对钒钛钢铁行业的发展状况和行业特点,有生产规模庞大、设备大型化、现代化程度高等特点,钒钛资源利用技术专业的学生,一方面必须有系统的钒钛生产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在实习实训中反复训练,熟悉生产现场,掌握主要岗位的操作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在校内教学场地和设备条件下建设实验实训中心不仅利用率低、成本高,而且建成后也无法完全呈现企业生产现场实际操作和生产流程。因此,为完全满足实验教学以及生产性实训教学需要,该专业采用“校企所深度融合、虚拟仿真技术与真实场景有机结合”的方式实施人才培养。因此,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时以先进信息技术为载体模拟钒钛钢铁冶炼实际生产过程建设一个钒钛钢铁冶炼仿真虚拟实训室,并开发虚拟仿真项目,建立校内虚拟仿真实训室。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应与攀钢研究院钒所、钛所“共建、共管、共享”实验实训室,并与攀钢钒有限公司提钒炼钢厂、攀钢集团钒业公司钒制品厂、攀钢集团钛业公司钛白粉厂、钛冶炼厂、海绵钛厂、钒钛产业园区恒为制钛有限公司、金沙钛业有限公司等几个规模较大、技术较先进、管理较先进、理念超前的钒钛产品生产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主要布局在攀钢及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的企业中,满足学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校外实训的需要,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提供有力保障。

  3.2 “双师”结构良好的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由“教学高手+行业专家+技能强手”组成的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培养一批在钒钛钢铁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能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有较高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的技术能手和教学骨干,要具备“走进课堂是教授,下到车间是技师”双重角色。

  3.3 丰富的教学资源

  本专业依托数字化校园学习平台,构建了冶金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包括专业资料库、专业技术标准库、视频库、图片库、项目实例库、试题库、习题库等六个专业教学教学资源库及精品课程资源库等网络平台,每门课程按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要求,设置了,课程简介、授课计划、课程标准、学习指南、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学习情境设计、教学资源、在线答疑等学习资源,为学生资助学习提供了方便,为推进教学信息化手段等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提供了平台,促进了师生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方便实现开放式学习。

  3.4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以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由于课程内容的改变,新的课程设置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因此,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不能适应新的课程需要,教学改革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是学生在课堂上能真正成为主体,教师扮演主导的角色。

  3.5 改革考核方式、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

  评价考核的目的在于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中及时发现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进行整体性、过程性和情境性评价,有条件的课程可与社会性评价相结合,建立三方评价机制体制。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老师、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评价考核及时反馈信息,更好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四、结论

  以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背景,以就业为导向,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形成了特色专业,有针对性地培养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目前高职专业建设与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能力,提高学生专业对口率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崔柏伟.从企业岗位升迁的角度重构高职课程体系[J].职业教育.2011,(3).

  [2]李春杰,郝强,柳娜.高职课程体系建设问题分析[J].高职教育.2012,(7).

  [3]杨俊林,肖卫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J].当代职业教育.2012,(7).

  [4]陈志红.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J].交通职业教育.2007,(2).

  [5]廖敏霞,廖礼平.关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新体系开发[J].职教论坛.2011,(11).

  [6]徐华.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

  黄兰粉 蒋和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