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活现象“溶入”物理课堂教学中

  摘要:初中物理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我们的物理教学中要落实新课标,培养学生见物思理的学习意识,教师就必须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把物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物理问题与生活现象相结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提高他们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生活现象;溶入;物理课堂

  初中物理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物理情境……”,既然物理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物理教学就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为此,教学中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物理学习结合起来,让生活中的物理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我们的物理课堂,使物理学习变得更具体、生动、直观,让学生感悟与发现物理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物理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一、用新理念创设生活中的情境问题

  今天的社会,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非常需要创造性的人才。为了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要求通过教学,学生能够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伴随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新理念的教科书和教学方法的探讨不断出现。随手打开一些物理新教材,各种物理实验的内容就会映入眼帘,实验演示、实验探究成为了人们探究物理知识的重要内容。不少教师在进行物理课教学时,喜欢以实验开始教学,认为没有实验,探究就不会落实到位。这样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探究非一定实验不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现象同样可以探究,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素养。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能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现象联系起来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内容,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研究的对象,将生活现象与物理教学相溶合,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也应重视利用生活现象搞好物理教学。

  二、用“趣、疑”手段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物理因素,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营造良好的心理态势和思维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趣味十足地积极开动脑筋去思索,去探究;同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设有“疑”的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把生活体验同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并且上升为理性认识。

  1.将生活现象溶入在引入新课中

  引入新课的一开始就切入生活现象,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抓过来,这种从心理认识上先入为主的“利斧”做法,就象点爆竹那样的迅猛刺激,火花闪烁,时时吸引学生的关注力,使学生感到惊讶而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情洋溢,有巨大的感召力!比如我们在学习“压强”这节内容时,可以用媒体放映“气功表演”的惊险场面让学生观看。场景是气功表演者躺在地上,腹部上面放上一块大石板,旁边的另一个表演者挥舞着大锤子向肚子上面的石板砸去,石板被砸成碎块,可是石板下面的人却自己站立起来而安然无恙,毫发无损,并向大家笑着招手致意……好惊险的场景!这样的引课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急切的想知道其中的道理……课堂的效果可想而知了!

  2.生活现象溶入在新课的学习过程中

  物理课程标准和物理新教材竭力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现象和实例,让物理从生活中走来,有目的地将物理问题提炼出来,再将物理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理,增强学生生活中的物理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因此初中的物理课堂教学是溶入生活现象最有利的学科,我的教学的实践使我深刻的认识到了这点,并在此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

  比如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内容结束之后,为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与运用,我溶入了这样的生活现象:(1)同学们想一想,夏季雨后有月光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迎着月光走,怎样走安全?背着月光怎么走?(2)城市的光污染主要是怎么回事呢?(3)地球能反射光吗?如果地球不能反射光,请你猜想地球会怎么样?这些生活现象的溶入会加深学生对光的反射规律知识的深刻认识,特别是对应用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其重要的意义,学生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身边的困惑多年的现象,对于学生来说是莫大的兴奋,应用生活现象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充满了快乐和生机,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利用所学的知识品尝了解决问题的愉悦感,尤其重要的是能学以致用。

  3.将生活现象溶入课堂教学后期

  在每节课的教学后期,往往是本节课的总结环节,这个总结是特别重要的。我们可以用习题总结,也可以用回顾法总结,要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的话,还是从生活实例入手为好,这样学生会对自己熟悉的或是身边的现象理解的更好,更扎实。因为他们对这些问题是格外的感兴趣又能使学到的知识不易遗忘。比如在学习“蒸发”这节内容时,就提出了这样的生活现象:(1)在医生给你打针之前,要在你的打针部位用酒精棉擦一擦,你的这个部位有什么感觉?为什么?(2)去河里游泳之后上岸,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3)洗完的衣服是团在一起晾干的快,还是打开干的快呢?为什么?(4)夏天我们用风扇扇风为什么会感觉凉爽?可以使空气温度降低吗?这些问题都是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而溶入的实例。这些实例,能有效的落实课标的要求,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知识点牢固的掌握。

  陶行知说:“自有人类以来,生活就是教育,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教育”,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将生活现象“溶入”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程改革“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有效的方法之一。这种将生活现象“溶入”课堂教学的方法,学生感到既浅显又十分的自然,既能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又增加对大自然的亲近感,同时能从实用的角度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中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完美结合,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联想力,应用知识的能力,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周围现象的本质,解决了问题,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巨大作用,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爱科学的情感。

  王丽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