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赛课失败后的反思

  摘要:2014年9月28日,我参加了“师元杯”官庄、龙池、石堤片区的赛课,也是从教多年来第一次参加赛课。赛课的内容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虽然赛前做了一定的准备,但上课时依然十分紧张,以致于喉咙干燥,有种说不出话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显得比较沉闷,缺乏活跃的气氛,最糟糕的是下课了准备的内容还没有讲完,拖堂了4分钟。我觉得自己这堂课上得很失败。失败在哪里?该如何改进?为此,我做了深刻的反思。

  关键词:赛课反思;课堂教学

  一、上课要有自信

  都说自信是成功的关键。而我在上课时怯场、紧张,甚至不敢直面学生与评委,这正是缺乏自信的集中表现。为什么没有自信,可以说这与自己多年来教学的随意性有关,喜欢“一个人”的课堂,喜欢“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习惯于“哪里黑,就哪里歇”散漫教学态度。平时害怕有人听课,更别说主动申请上公开课了。这次赛课,由于组上一个老师患了咽喉炎,另一个老师要到黔江去考驾照,所以学校安排到我,只有硬着头皮上了。自信源于何处?俗话说自信源于实力。就上课而言,自信源于深厚的教学功底、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充分的课前准备(课件制作和实验准备)。只有在课前真正做了到成竹在胸,在上课时才会有真正的自信,也才有可能上好一堂课。

  二、与时俱进,践行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当今学生的思维较之八、九十年代的学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今天的课堂教学,厌学、弃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很多时候教学越来越力不从心。所以自己也开始静下心来思考,如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值此这次赛课的机会,我对自己传统的教学方式做了改进,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考虑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对学生不了解,将相邻的两桌分为一组,分组只是流于形式,提到探究,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基础和刚学化学的现实情况,设计的问题偏难,缺乏层次,多数问题学生答不上来,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形式上的探究失去了现实的意义。临时抱佛脚,在教学上看来行不通啊。要想真正践行好新课程理念,首要先用心研读化学课程标准,理解透彻,思想上真正转变过来,其次,要了解学生,要科学合理的分组,充分发挥小组的智慧和力量,最后,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尤为重要,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仔细斟酌。

  三、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做到科学合理

  就赛课这节内容而言,赛后反观我的教学设计,很是失败。在引入环节,用氧气的用途引入新课,缺乏新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果引入时,展示一瓶氧气,抽学生上台检验,在此基础上问学生,在实验室里如何制取氧气?这样引入的话,效果可能好得多。为了让学生能够自己独立设计制取气体的装置,我作了大量的铺垫,如怎样确定发生装置,怎样确定收集装置,此后便抽学生上台操作。现在看来,完全没有必要,学生刚学化学,没必要讲那么深,第六单元才会要求学生掌握如何确定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这部分如此设计的话,一是会加深学生学习的难度,二是要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同时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如果这一环节,设计为教师演示,同时强调步骤和注意事项,学生注意观察和思考,而后由小组合作完成实验,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活跃课堂气氛,可设计成小组比赛或者学生与老师比赛的形式。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在合作探究环节,设计的问题缺乏知识铺垫,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如:1.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如果漏气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③收集完一瓶氧气后,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这一步能不能颠倒,为什么?这样的提问就会造成学生难于思考或根本不去思考,造成课堂冷场。如果在设计这一环节的教学时,先给学生感官上的铺垫,可能学生就容易解决这些问题。事先用摄影机录制好视频:⑴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不塞棉花,水槽中的水被染成红色;⑵收集完气体后,先熄灭酒精灯,导气管留在水槽中,水槽中的水沿着导气管倒流入试管中。学生在观看这些视频后,再回答相关问题,我想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而且印象也会十分深刻。

  四、一节好课应该有亮点

  综观我上的这堂课,引入不新颖,语言平淡,声音柔和,教态略显僵硬,板书欠规范,师生乏互动,教学设计欠合理,课件制作不精美,汇成一句话,课堂教学无亮点。毫无亮点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要想上好一堂课,教师应从多个方面下功夫,教学语言要仔细斟酌,做到简洁明了、鲜明生动、善于启发、自然流畅;声音要洪亮,抑扬顿挫,富有节律;教态自然,落落大方;板书做到字迹工整,排列有序,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设计,要了解学情,细研教材,精心构思,注意细节,勇于创新。如果一节课教学每个环节或重要环节有亮点,无疑是一堂好课。

  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此次赛课,无疑是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我听了其他老师的三节课,颇有收获。第一节,邬老师授课。知识讲解很透彻,实验原理、步骤、注意事项都讲得具体、清楚,实验操作规范、娴熟;第三节,袁老师授课,教态自然大方,普通话标准、流利,课件制作精美,文字、图片、图表、视频有机结合,紧扣教学内容,实验探究环节组织得非常好,若站在学生的角度,听完这堂课,应该知识理解了,且有一种轻松、惬意的感觉;第四课,杨老师授课,目标明确,引入自然,语言精练,善于启发,师生互动良好,在实验环节,利用投影仪将实验过程投影出来,非常直观,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在练习环节,习题编排较好,紧扣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在我看来,他们每个人都有优点,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听君一节课,胜教十年书”,用心听别人上课,汲取别人的优点,无疑是快速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捷径。在以后的工作中,切忌闭门造车,应拓展学习的途径,加强校内听课,观看网上的优质课,研读优秀教案,广泛涉猎各种化学书籍,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向云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