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界新兴的思潮,主要从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组织系统三个方面开展研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可通过积极人格和主观体验教育、拓展研究领域、完善积极组织系统、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等模式改进。从而塑造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提高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人格;积极体验

  近年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但以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校心理咨询和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等为主的教育模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大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以消极心理学为导向,虽然对心理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恶性事件及心理障碍的比例逐年增加。因此有必要将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改变教育取向,重视对大学生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影响,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的生机。

  一、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与理论背景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林格曼发起的,他在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他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

  二战过后,面对创伤后的人们,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研究心理问题,从而找到治疗的方法。心理学家们都把自己的重心放在从负向角度来了解心理问题的研究上,以医生治疗病人疾病的模式来对待人的心理问题,这种心理学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心理学,是关注问题为中心,消除和矫正各类心理问题,但不能给人带来全面的幸福和健康。

  积极心理学与消极心理学不同的是,它关注是人类的自身潜能和力量,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和价值。研究者们普遍人为,研究人性的积极方面,人类的力量和美德,探索如何增强人性中的力量和美德,帮助人们不断发展自己,这些都是更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近些年,积极心理学受到了美国心理学界的重视和关注,影响力越来越大,扩展至全球,成为心理学界的新思潮。[1]

  二、积极心理学的主题与内涵分析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主观层面关注积极体验研究;个体层面关注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层面关注积极组织系统研究。

  1.积极的主观体验

  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研究个体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主观积极体验,如个体的幸福感、满意度、成就感和期待感等方面,突出人类在日常学习、工作和交际活动中要养成积极的心理态度,养成乐天的个人体验。[2]幸福感的研究是最主流的,以Diener为代表人物的主观幸福感研究认为SWB(subject well-being)与个性特质、控制源倾向、自我概念、社会关系、健康状况等相关。[3]关于幸福感,我国也做出本土化的研究,胡洁等人研究认为对幸福感较低的学生采用“解决问题”类应付方式,对幸福感较高的学生采用“合理化”、“幻想”类应付方式。[4]

  快乐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它作为影响人心理选择的因素也直接影响着行为模式。D.M.Buss指出快乐既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也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心理机制,他提出提高人快乐程度的建议:与他人建立友好联结并发展亲密关系;选择性控制不适应、嫉妒等心理机制;设立期望值并通过实现带来满足感。[5]具有积极主观体验的人在成长过程中,会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即便遭遇困境也能逆势而上,最终塑造出积极的个人品格和态度。

  2.积极的人格特质

  积极心理学具体研究了24种积极人格特质,包括智慧、防御机制、乐观、勇气、交往技巧、宽容、自我决定性等。其中自我决定性是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自我决定醒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发展能做出合适的选择并坚持。乐观也是重要的人格特质,乐观让人更好的看待生活,积极的面对各种压力,让生活更有意义。积极心理学家们认为培养积极特质的最佳方法就是增强个体的自我体验。

  积极心理学对“解释风格”进行了阐述,将人格的“解释风格”分为“乐观型”和“悲观型”,并关注个体人格中积极因子的塑造。[6]乐观型的解释风格的人会认为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的,而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会将失败更多的投射于自己。

  3.积极的组织系统

  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建立国家法律法规、有效能的政府、和睦健康的家庭、关系和谐的社区、积极发展的学校、有责任感的媒体等。人的经验是在环境中获得的,环境也影响着人。积极的组织系统的价值体现在能为个人发展提供社会支持,包括情感支持、信息支持、信念支持、物质支持等,它能帮助个体更好的应对压力。

  三、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发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划分为三级:一级目标是以预防教育为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二级目标是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主,针对普遍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和咨询,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三级目标是以治疗心理疾病为主,针对有心理障碍和疾病的个体进行心理诊断和治疗。[7]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关注的主题主要是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矫正方法。但显然以学生心理问题为焦点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有误区的。积极心理学对于良好心理状态的关注,这点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改变误区,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去培养和塑造全体学生的积极品质。

  1.推广和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人格和主观体验教育

  良好的行为和外部环境是积极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可以通过发展人的良好行为和社会环境来建构人的积极人格。并且通过发展人的积极行为能力,可以对自己的心理体验和行为方式有意识的产生积极影响,进而影响自己的人格建构。[8]积极心理学将积极情绪体验分为两个部分“感官愉悦”和“心理感受”,最推崇的是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指个人对自身愉悦感和满足感。积极心理学对积极人格和主观体验的重点研究,也符合对大学生的发展需求。积极心理学提倡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个人,通过培养和扩大人固有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而使其成为健康幸福的人。[9]通过增强学生的幸福感体验和积极人格的培养,有益于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乐观面对压力,有效处理焦虑情绪。

  2.调整和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以往的消极心理学模式,不再是针对问题解决问题,只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情绪困扰,认为没有恶性事件发生就是最好的状态。深入了解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相结合,运用在日常咨询、授课及各种宣传方式中,用开放的眼光关注每个学生的潜能,重视其积极品质的塑造,能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带来新浪潮,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3.构建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组织系统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让每个人在组织中都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都有幸福的体验。大学生的积极组织系统包括学校、社会、家庭、朋友给予的信息支持、感情支持和物质支持。这样的支持系统如果能对大学生的消极心理做出积极的评价和回应,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寻找到归属感,对心理健康产生很大的正向影响。因此,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联合三者的力量,共同协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从积极层面去开发大学生的潜能,引导其适应环境,从而更好的维护心理健康。

  4.创新和改变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和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需要强调主观体验。传统的理论知识授课方式,上课模式过于沉闷,学生学习动力不高。在积极心理学的引领下,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培养学生用积极视角去观察和处理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逐步培养出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学生即使面对一些负面事件也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其进行处理。[10]改变授课模式,通过一些活动性的课程来实施,比如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剧表演、户外素质拓展训练等。在实践中让学生做情绪情感的体验,获得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心理咨询中,可以引进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在运用技术的同时与积极心理学的内涵相结合,充分发挥朋辈辅导的力量,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的模式,注重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也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通过学校—院部—班级—宿舍四级网络系统广泛影响学生,从而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

  参考文献院

  [1]闫杰.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渊社会科学版),2010,12(1):82.

  [2]谭璐.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3,23(5):31.

  [3]Diener.Subject Well-being.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J].Psycholofical Bulletin.1999,125(2):276-302.

  [4]胡洁,闫克乐,何义.医科大学不同层次新生总体幸福感及应付方式的调查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2001,9(5):323-325.

  [5]Buss DM.The Evolution of Happiness[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3):15-18.

  [6]尹秋云.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错位与开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16.

  [7]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41-45.

  [8]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院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4):121

  [9陈红,宋颖惠,顾凡.积极心理学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2),114.

  [10]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张瑾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