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培养高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应试教育,高中化学,创新能力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09 09:49
摘要:人类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创新能力作为一种人类所特有的实践能力,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阶段,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提倡,在高中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尤其是在高中化学中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说医院制取氧气、生活食品、药品的制作等都需要掌握广泛的化学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本文将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教育出发,谈谈怎样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在我国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其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教会学生们化学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是这样,这种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现阶段,我国社会制度不断革新,经济状况也不断好转,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不仅要具有高效的执行能力,而且也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以此来适应社会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在高中阶段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让学生们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借助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尤其是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理科学科,更能够使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形成高效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一、现阶段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由于高考的压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仍然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唯一的学习方式就是死记硬背,这种机械性的学习方式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而且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中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中也占有相当重的比重,但是在化学的实验教学中,不能对化学实验进行有效的拓展,也未能做到对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师经常忽视化学教学的重要性。无论是在理论课的教学中还是实验教学中,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的机会,而学生也只是想要在考试中获得一个较高的分数而进行学习,这样就会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种高分低能的现象,从而不能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师要善于引导,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灵活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掌握了灵活的思维能力就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应变策略,及时调整学习的方式或者思路,从而能够更加深入的学习。学生在化学学习或者实验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困难,如果采用常规的思维方式或者方法不能够解决,这时就需要学生调动自身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就要求学生在遇到这些问题时要积极调动创新思维能力,从多个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集中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变得更加有效。比如说在学到氯气、氢气以及氧气的制取这部分内容时,就是可以才艺采用演绎归纳的教学顺序,让学生学生通过具体的化学实验理解化学方程式,并且掌握其书写方式,引导学生根据实验原理、装置、除杂以及检验、尾气处理等环节进行思考,发散自己的思维,把这些环节都与化学方程式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学会制取气体的方式。此外,在讲到硫酸这节内容时,先让学生了解稀硫酸,然后在学习浓硫酸,之后教师针对这两中化学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在提出问题,比如说“同学们怎样来区分这两种物质呢?”这时就需要学生们调动起自身的发散思维能力,进行多方面的思考,从而得出答案。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分别来说一下自己的答案,再让学生们进行补充,在学生们发言过程中,如果教师觉得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可以及时进行引导,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知识,同时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问
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在思考的过程中有可能就会出现疑惑,这时候就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来有效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其实,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所有的创新成果也都是在思考和创新的过程中产生的。在化学教学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强化学生的思维敏感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自主地去进行实验探究。在化学世界中,无论是元素周期表的制定或者命名,还是各种气体的制取过程以及各种化学方程式的出现,都是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基础来进行的。在各个科目的教学方式来看,教学情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来说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化学教师在化学课堂中进行各种探究活动时,应该借助有效的课堂情境来实现教学方式的激发作用,从而实现素对教育对高中化学的要求。
四、引入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现阶段的化学教学应该努力摆脱以往枯燥沉闷的课堂氛围,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来调动课堂氛围,使化学课堂变得更加欢乐有趣,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化学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尝试着穿插一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小故事或者播放一些短视频,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也给学生展示出化学的实用性以及神奇性等。比如说教师在到磷化氢这部分的知识时,就可以在网上找一些与“鬼火”相关的视频,这种鬼火通常在夏天的墓地旁边出现,看起来就是一种青绿色的火焰,有时甚至或跟着人行动,学生在看完视频之后就会对这种现象产生极大的研究兴趣,然后教师再引出“磷化氢”这种化学物质,根据化学原理,用化学语言来解释这种鬼火现象。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以及社会适应力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必然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让学生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学习化学,学会从化学角度出发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静.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评价[J].科技创新导报,2010(07)
[2]赵囡.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2(03)
[3]龙泽翼.落实新课改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4]姚新平.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最佳情境[J].中国民族教育,2007(4).
谭世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