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与出路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幼儿教育,幼儿园,农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09 10:30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研究认为,每一个孩子的脑部发育都是在8岁之前完成的,因此在这之前智力的发育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一切敏感的事物及其特征都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较大的影响。美国的心里学教授布卢姆认为:5岁前是人的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如果说人17岁(即成熟期)所能达到的智力水平为100,那么,4岁儿童已获得了约50%的智力,其余30%是在4-8岁之间获得的,最后的20%则是在8-17岁之间获得。在智力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5岁之前),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作用最大,但随着智力发展速度的减慢,其影响力也相对降低,幼儿期是智力发育的最关键的时期,因此如果一个幼儿在相应的时期被剥夺了相对较为适当的刺激,那么他的智力水平将远远达不到他原来应该有的水平。
根据教育部日前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并在其官方网站下发通知要求贯彻落实。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求。而且《指南》要求应从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等几个方面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全面实施对幼儿的学习、发展与教育进行规划。
然而,在理解《指南》精神的同时,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是否深刻的思考过:近年来,城乡间学前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社会的分层化日趋明显,而且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着边缘化的趋向,其中主要体现在农村幼儿园的师资远低于城市;农村幼儿教师群体没有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等。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农村的学前教育迫切的需要优先发展,而且与此同时,政府应该为幼儿教育的发展以及农村学前教育及教师的待遇进行相应的投入和提高重视程度。我认为幼儿在身心发张的重要阶段应该受到家庭、社会各届以及政府的全面的支持,唯有这样才能确保祖国下一代的优秀品质,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在我所接触到的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家庭,甚至可以说是绝大多数的农村幼儿都没有得到相应的来自于学校和家庭的正确的培养,我们可以看一看以下几个实际的例子:1、这个家庭的组成很简单,家里面只有爷爷奶奶和孩子,幼儿刚刚满3岁,爷爷就迫不及待的要让孩子去读镇上唯一的学前班,他深深地知道作为农村的家庭,孩子想要出息就只能靠读书上学,而且他可怜孩子的父母都不在身边,平时在家孩子只知道玩,他每天要走很远的路只为了送孩子上学,然后在学校的教室外等一天直到晚上接孩子回家。2、幼儿刚满两岁,妈妈就去学校的幼儿园央求老师收下她的孩子,因为平时她和孩子的爸爸做着小生意,还要外出打工,孩子的爷爷长期患病,奶奶要顾着家里的小卖店,所以这个孩子在家里没有人管没有人问,成了家庭的负担,她希望学校能够收下孩子,不要求能学到什么,只要看着孩子别出事就行,这样她就能安心的去赚钱,也解决了他们家的一件“大事”。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农村就业机会的增,尤其是妇女就业机会的增加,产生了对幼儿教育机构的迫切需求,这样也拓展了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空间,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个体早期教育过程中,很多因素影响甚至制约着幼儿的受教育程度。
我们甚至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去了解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有效途径,根据收集到的幼儿园和学前班的课程表、一日活动安排表、各种规章制度、官方统计资料等等,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了解当前农村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探讨如何找寻出路。
一、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幼儿园室内的活动场所较小,环境布置及设施不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
在农村地区的学前班基本上是设在附近的小学内的,所以活动场所相对狭窄,每位幼儿人均拥有的室内活动面积不足1平方米,这样的环境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而且有些农村地区的幼儿园根本没有国家规定标准的幼儿室外活动区域场所,没有大型玩具(或者教具破旧不能投入使用),经过综合统计,各幼教机构的教玩具都比较缺乏,而且学前班和幼儿园在教玩具配备方面的差距比较明显。
2.幼教经费严重短缺
农村幼儿教育的窘迫程度在各级各类的教育中是最为明显的,经费的严重短缺给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投入不足,经费的来源渠道十分单一。目前的幼儿教育经费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这样就造成了在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发生挤占或者挪用幼儿保育教育费的情况。
3.政府的相关政策滞后,制度法规不够健全
目前,在我国还找不到针对如何协调发展学前班和幼儿园的政策依据。3~6岁儿童混年龄编排班制的情况非常多,这样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不利。而且还有一些幼儿教育的政策法规根本得不到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我们发现农村的幼儿教育并没有被纳入到基础教育的常规管理条例中。
4.幼儿教师工资低,没有福利待遇,培训的机会少
很多民办教师数十年如一日的奋斗在幼儿教育的岗位上,但是对于农村幼儿教师的身份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这样极大的伤害了幼儿教师的自尊心。农村幼儿教师工资很低,而且没有其他的福利待遇。根据调查,目前没有正规的将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到师资培训计划当中。
二、对于农村幼儿教育发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调整相关政策,完善制度法规
我认为,要真正的确立幼儿教育为基础教育范畴,就应该将其纳入到正规的管理体系中来,而且根据国家的基本政策法规来进行适时的调整和改革。
2.加大幼儿教育资金的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
首先,应该确立政府对于幼儿教育的责任感,因为它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确定各级政府在幼儿教育中投入的比例和承担的责任的份额,这些都应该按照标准进行细化。
3.适当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工资,加强师资的培训
政府有关部门可以严格把关,通过资格认证考试等方式为幼儿教师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待遇提升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有效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加强幼儿教师的职业培训和学习,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政府应该鼓励一些有志于从事学前教育专业方面的人才到农村基层去工作,去从事幼教事业,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保证幼儿教师能够更多的参与到各种形式的学识和培训当中去。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李生兰.比较学前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霍力岩.学前比较教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庞守兴.困惑与超越.新中国农村教育忧思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姜丽芳 唐凤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