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意义及实施途径

  一、小学生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意义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个人终身成长发展的基础性教育,是德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此言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

  (一)加强小学生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最近网上爆出大陆游客在台湾旅游,把一种珍稀植物当做留言板,在植物叶子上大书特书留下自己的大名或者大发感慨。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小学生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已经不可忽视,小学阶段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所以,学校应当对小学生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不应只是停留在依靠背背小学生《守则》和《规范》。

  因为小学生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和生活行为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

  (二)加强小学生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民族发展和强盛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已进入独生子女年代,学校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新课题。现在的小学生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极强,一些社会上流传过的脏话、痞话、以及不文明的行为,可以毫不顾忌地说,待人长幼不分。很多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较差,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造成学生做事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的坏习惯。尤其是近年来,不少学生家长为了让生活过得更好一些,丢家舍业去外地打工,将年幼的子女扔给爷爷奶奶照管。面对现状,学校要不断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关键是要让社会、家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二、小学生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途径与方法

  小学生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不是要学校单独开设养成教育课程,而是要把养成教育活动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及学校的方方面工作中,优化整个教育过程。

  (一)开展小学生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途径:

  1.养成教育要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中,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和少先队工作中,制定出养成教育活动方案,同时要有相应的评价方法。

  2.开展健康的集体文体活动,在活动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3.学校要开展养成教育方面的知识讲座,引起老师、家长、学生的重视。

  4.学校要和家庭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双方合作,避免2>5的现象发生。

  (二)开展小学生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方法:

  1.学科教学渗透法

  将养成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科教学内容当中,①课前要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②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③上课坐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④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⑤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⑥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⑦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⑧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⑨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2.活动指导法

  充分利用班队会、校园广播等集体活动,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做到“三别”、“四带”、“五无”。“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晚文明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开展“学习标兵、纪律标兵、文明标兵、卫生标兵、四好少年”评比活动激励和帮助学生克服不良习惯。

  3.环境塑造法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把文化长廊、黑板报、校园广播、手抄报作为宣传主阵地,营造健康的舆论导向。长期宣传和养成教育相关联的内容。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行为环境。

  4.强化法

  开展小学生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不是朝夕就会有所成效。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

  5.家校联合法

  《三字经》云:“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学习和表现,让家长对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有正确认识,教育孩子的责任并不能全部推给学校,希望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养成教育活动。二者配合默契,养成教育工作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榜样法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所以,教师在学校要给学生做个好榜样。应该做到:1.遵守校规校纪。2.认真备课上课。3.及时批改辅导。4.规范用语用字。5.言行文明得体。6.管理爱护学生。7.善于交流合作。8.勤于学习反思。9.注重言传身教。10.坚持廉洁从教。教师的言行会起到潜移默化化的作用,因为身教胜过言教。

  总之,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广泛动员家庭社会共同努力,从而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尹爱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