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教学探微

  信息技术运用,已成为教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主旋律。新课改要求教师应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中教者将信息技术进行优化组合进行综合运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谓“信息技术课教学”就是利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多种形式,优化课堂结构,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高速度发展,一场全球性的信息化革命,正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全方位迅猛的展开。作为教育摇篮的中小学,正在建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新教育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应运而生,应该如何教,教什么,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人根据自己多年来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经验,在这里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

  一、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入手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虽不属于人的认知系统,但它们对于认知活动却起着指导、调节和强化的作用,是学习过程顺利有效进行的心理条件。

  (一)提供直观新颖有趣的认知材料

  认知心理学表明:学生对于提供的认知材料,由于呈现的形式不同,认识和理解的速度也就不同,只有当学生对所呈现的材料与呈现的方式发生兴趣时,才能最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认知材料的呈现方式,大致有语言、文字、事物和图形等基本方式,针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展现时应贯彻形象、直观、新颖的原则。

  (二)教学与实际相结合关注热点问题

  教学内容与实际密切联系,是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联系实际除包括学生的生活实际之外,还要特别关注当今人类面临的各种重大环境问题,这样能使学生体会到学科的实用价值,从而对学习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创设教学情境满足学生情感需要

  在教学中充分注意,并合理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着眼

  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小组成员的协同工作是实现班级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它成员共享,甚至可以同其它组或全班同学共享。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

  三、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方面锻炼

  人的意志力是在克服困难的不断实践中磨练出来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就可以得到这方面的锻炼。因为,学生在用计算机学习信息技术时,自己必须要动手操作,需要集中注意力,如果按错一个键,就会影响到操作的执行,甚至前功尽弃,有的内容还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坚持不懈才能掌握。例如:学生在进行指法练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达到既快速又准确,教师必须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要求学生坐姿正确,指法正确,每个学生一定要下一番若功夫,坚持不懈地反复练习,最终就能熟练地掌握键盘的操作。

  四、从培养学生意志力方面磨砺

  在学生学习程序设计时,当学生编写程序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给学生讲解相应的算法,逐步引导学生编写出程序,再上机调试,在程序调试的过程中,教师要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语法规则来输入,当程序运行出错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查错,再运行,再查错,一直到程序运行正确为止。这其中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对学生意志力的一种很好的磨练。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内容。网络教育平台既为教师提供了视频的专家讲座,又为上网学习的教师提供了交流教研的诸多环节,如:课程学习、作业提交、工作案例、研修日志、教学设计与反思、学习总结、班级论坛、基础教育百科、主题研修成果等,教师通过这些形式可以进行网络学习和交流。而这样的网络学习形式,既解决了由于学校资金紧张,不能让更多教师外出学习的问题,又解决了教师工作时间紧、课时安排不一致没法集中学习的的矛盾,教师可以利用自己可支配的时间、有选择地进行网上学习,还能让教师足不出户就能聆听专家的讲座,受到名师指导,丰富自己的专业思想、专业知识,开阔了眼界。通过近几年的“国培计划”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的全员培训,教师的职业情感、教育观念、专业思想有了极大的转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有了相应的提高,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有了突破性的觉醒,教师有了专业发展的主动性、自觉性,从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个人专业发展模式。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深入理解和运用新课标中的教学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开放思维,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创造性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一个创新的空间,积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创新性人才。

  高德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