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阐述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现状及问题,剖析了教育技术培训低效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环境下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有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环境;教育技术;有效研修
从我国教育技术培训来看,因教育技术培训具有较强的学习机会,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培训成效,但大部分教师是欢迎由于培训时间有限,培训内容和方式及考核评价不能完全适应教学实践的需要,使得培训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如何发挥网络优势对教师教育技术进行有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
一、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现状及问题
1.培训方法比较单一。培训中以知识的传授为着眼点。教师讲,学员听,倡导的参与式培训流于形式。
2.培训形式相对落后。目前的培训大多采用在计算机教室集中上课,然后进行练习的形式。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培训形式。学员因工学矛盾突出,分身无术,不能很好地保证到校集中学习。
3.培训内容不全面。在制定教育技术培训计划过程中,仅注重计算机应用软件和多媒体软件方面的培训,不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和设计理论的方法和培训,教师缺乏现代教育理论知识。
二、网络环境下教师教育技术有效研修的对策
1.转变培训理念,营造良好环境。教育技术培训应以教育技术基础理论,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教师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和教学设计理论,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将信息技术和课程有效的整合。因此,要求培训教师必须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如建构主义、协作学习等思想和理论,而且必须能把这些理论灵活的运用到实践中去,将教学设计融入具体的学科,才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精选培训内容,加强网络应用培训。要求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特征,理解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特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先进理念,现代教学设计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合作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理论,国内外现代技术教育发展趋势等等。只有掌握了这些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才能在教学实际中更好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服务。加强网络应用培训。使用搜索引擎与远程登录等工具,查找下载对教学有用的资料,利用网站发布自己的教育教研成果,使用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等工具软件,在网上进行教学交流。
3.实施多元培训。各级培训机构要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扎实有效地工作,要兼顾学科体系的不同和培训教师的个性发展,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开展多元培训。如专家讲座,这种讲座主要是培训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支持下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使教师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也可以集中培训专题,可以先进行前期调研,了解一线教师在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实践中困惑,围绕某一专题进行一定时间的集中培训。在培训中要力求把理论学习、学术讨论和课堂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参培教师的信息素养。可以是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培训,也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整合方法的培训。
三、开展网络学习
1.开发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让学员进行专项学习或辅助学习。课程平台由学员注册,并由教师培训机构每人分配一个学员登陆账号。学员可以利用自主安排登陆上网学习时间,体现网络学习的自主性、灵活性、开放性。课程平台可以包括“课程主页、核心课程,相关资源、学习检查、课程维客、结对共享、课程论坛、课程博客”等项目,点击相关按钮即可超级链接学习。
2.课前准备
(1)包括课前准备任务和课前准备问题。准备任务中要求学员熟悉课程时间表和课程特点、课程学习环境,了解相关规定应用软件,完成个人在线信息和课前准备问卷调查。课前准备问题主要设置学习整个课程学习的引领性问题让大家思考,为整个课程学习做好准备。
(2)相关资源主要放置与课程学习内容有关的一些拓展性资源,如教育技术相关术语、教育技术拓展资源,帮助学习理解和内化学习内容。
(3)学习检查主要显示自己的课程进展情况,开展的自我评价,及相关任务的评价量规。这样让学员对自己的网络学习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调节,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4)结对共享。在结对共享这个区域,由助学导师事先进行学员两两结对,进行成果分享。在分享材料时,提醒学员记住提供充分的背景信息。在同伴提供反馈时,关注演示文稿的长处和需要改进的领域,并且尽可能地提供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具体操作时,每个学员提交自己的某个学习作品,这样使反馈更具有操作性和建设性,真正地促进学习发展。
四、转换评价视角,追求实践价值
以往的教育技术评价主要是终结性评价,即以是否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全国教育现代教育技术考试水平为最终依据。但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必须落脚在教育教学实践,展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价值。因此,今后培训的评价方式要改变以往单一的考核模式,通过有效的多种评价手段进行综合评价。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形成一套客观、科学的并有很强操作性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评价体系,以促进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1.可以制定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课堂评价标准,统一指导培训的评价工作。
2.参培教师所在的单位要根据评价标准,定期对本单位所有参加培训的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出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列入教师培训综合评价表中,要建立长期的评价机制,保证教师真正把学到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参培教师每学期要完成1-2节具有代表性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课例,并写出教学设计方案。定期对教学的教学课例进行评比,优秀课例通过网站、录像光盘等形式进行交流。
刘华利 王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