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阅读教学应渗透学法指导浅谈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渗透的捕捉关键词等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传授方法;培养习惯

  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就是教之以学,这个“学”,当然是“学识”,也更是一种学的方法和能力。否则,我们的学生就一辈子也离不开教师的“教”。所以,将学法指导尽力渗透到教学过程如概念形成,理论推导和方法思考之中,并凭借教材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生也凭借教师的教法来掌握知识,学会方法。这是一种“素质型”的指导。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从学生、教材的实际出发,把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和指导阅读方法有机结合,是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渗透主要落实在传授阅读方法——直接学法和培养阅读习惯——间接学法两方面。

  一、传授方法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门路和程序,方法可以引导人们沿着正确的途径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外语教学只有把听说读写的方法教给学生,才能使他们的外语能力逐步形成和发展。具体到阅读教学,我们对课文的处理绝不能停留在把课文讲懂、讲透上,而是要善于从课文中抽象出具体的阅读方法,教给学生举一反三的本领。教给学生阅读文章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能够根据作品的文体特征,抓住阅读的重点,如阅读文学作品,要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把握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倾向,并在审美层次上对作品中人物形象及塑造方法、情节结构、语言表达等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哲学、美学、历史等人文科学作品,要结合作品的中作者的观点和内容要点、学习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阅读科技作品,要理解科学的观点、依据和结论,汲取作品所体现的科学态度、方法,以及探索精神等。

  2.能够抓住文章中关键词语或句子进行学习,培养从小处着眼去把握大局,感受文章思想和感情的能力。文章总是表现某种思想或某种感情,这种思想或感情更多的时候是从细微处表现出来的,有时是一个动作,有时是刹那间的心理活动,有时是一个颇为奇特的用词,并且这样的表现恰恰是最真实的,最贴近文章的主旨的。比如,把握课文中故事发展过程,就必须抓住房间的结构、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等描写。

  3.能够把握作者的总体情况,并与文本本身结合加以理解和感受,培养自己“居高临下”把握文章的能力,文章的产生必然无法超越作者的思想,人生观等诸多因素,尽管它可以超越历史,但是他总要受到时代的影响。因此,把握文本,必然将作者与历史、时代相结合,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文中更深层次的内涵。

  二、培养习惯

  所谓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见《辞海》第96页)。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外语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阅读教学中应主要培养以下几种习惯:

  1.有序阅读的习惯。学习一篇文章,都需经过从阅读到领悟的过程,其中包括感知、理解、鉴赏等几个环节,环节之间有序排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反映了阅读能力的层次不断提高。我们平时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有序阅读的习惯。这样有计划、有重点地布置预习题,让学生熟悉、感知教材,抓住重点,认真细致地加以分析综合,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尽量连贯地将自己整理的内容来复述课文。

  2.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要求学生养成主动查词典的习惯,不望字生义,不凭想当然,也不依赖别人。另外,根据实际情况,还应及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其他工具书,如《新英汉词典》,《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英语搭配大词典》,《朗曼英语词典》等,并传授一些查阅图书资料的知识和方法。这样,日积月累,久而久之,学生既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增长了许多知识。

  3.积极发问的习惯。从心理学观点看,“问题即思维”,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思维。善问的学生往往思路敏捷,思考问题深刻,在阅读中处于主动地位。因而是否善于就课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检验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尺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课堂气氛热烈,思维活跃,学生发问,师生商讨,一方面对课文的理解由浅入深,另一方面即使平常不愿提问的学生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也跃跃欲试。

  4.捕捉信息的习惯。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快慢与多少。通常课文前有问题提示,课文后有配套习题,这些都为我们理解课文提供了重要信息,我们在教学时应很好地加以利用。如果能养成带着问题(预习提示和思考题)去读课文的习惯,则会马上提高阅读效率。然而,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是要善于捕捉课文中的语言信息。例如,捕捉开篇中的语言信息,捕捉反复出现的语言消息,捕捉前后呼应的语言信息。教师在教学中若能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去捕捉课文前、课文后和课文中的语言信息,并使学生养成习惯,这无疑是一种很实用的阅读方法。

  此外,还有比较的习惯,划线、整理的习惯等等。可以说,这些良好的阅读习惯,正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既重视生存又重视发展的人才的最基本的素质。

  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多种多样,不是本文能够穷尽的,要学会好的方法,养成好的习惯,需恒心,靠勤奋。外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思想,切切实实地做好学法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努力实现外语知识、外语能力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内化,提高学生的外语素质。

  参考文献

  [1]戴军熔.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J].中学外语教与学,2011,(9):3-10.

  [2]葛文山.优化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切入点——以一节评优课的教学设计为例[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2,(1):5-10.

  [3]教育部.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赵蜀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