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策略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工作实践,中考复习,语文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10 09:52
语文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是值得我们共同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规划,讲究策略方法,提高复习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在时间短、内容多、难度大的复习过程中,如何切实做到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复习质量呢?现就自已的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抓纲务本,科学规划
这里所说的“纲”是《考试说明》,“本”是教材。它们都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作为教师在复习前一定要认真学习《考试说明》,分析它所规定的考试范围、要求、方式、目标,明白中考语文“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在考试中一定要紧扣课本,熟悉教材的内容,做到“胸中有书”,温故知新,融会贯通,让学生心中有底。在明确方向的同时,要使复习有条不紊,环环相扣,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语文复习质量,还必须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制订的教学计划要便于担操作,便于落实,有针对性;还必须了解学生有的放矢,让学生明白复习的要点方法、进度,从而充分准备,积极配合教师,提高学习效率。
二、三轮复习讲究策略
1.第一阶段梳理课文的的基本知识,主要以基础知识、基本积累为主要目标。梳理课文应将重点放在文化积累上。(1)课文涉及到的古诗文背诵,现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2)课文涉及的文化常识、成语故事、历史人物;(3)文学(体)知识。这一项在以前的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今年复习时,要将重要的常识性知识做好归纳。
2.第二阶段进行专题训练。专题训练以《解课程标准》对五个部分的解说为基础,以加深理解知识,并注重知识迁移的运用,最终形成能力为线条。应注重强化阅读训练。教师在组织复习时,视角不应再是一篇篇的文章,一道道的试题,而应是初中阶段一连串的知识点、能力点。为了巩固这些知识点、能力点才编制一些试题让学生训练。具体操作时,可打破传统的文体分类训练法,按照新教材的编写体例,以知识点、能力点为专题组织复习。
3.写作训练要做到三个注意。(1)注意文体训练,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一事一议的简单议论文要过关,要纠正“淡化文体就是不要文体”的错误倾向,新教材在阅读能力的第二个层级阶段还是按照文体组织单元教学的,因此一定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能熟练的写好三种文体的文章,在写作中引导学生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特别是描写、抒情(象征)等方式。(2)充实文章内容。作文的“四不象”、内容空洞是学生写作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一定要联系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训练。引导学生写叙事性的文章,要求把一件事叙述清楚,人物尽可能写鲜活、细节尽可能写真实,一切形式和技巧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强调真情实感。(3)注重语言的锤炼。以“文采见长,靠表达取胜”是作文评分的重要依据,作文训练时要引导学生体会修辞、结构、表达、精彩语段等写作技巧在篇章中的作用,训练学生写作时要有运用写作技巧给作文增彩的意识。具体说来每一轮都有目标、重点,彼此之间衔接有序,互相依存,循序渐进。第一轮复习,用一个月时间,对照《考试说明》,温习教材,把好“基础关”。第二轮复习,用一个月时间,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专题复习。分项突破,把好“提高关”。每节课都围绕目标设计相应的练习,题目设计要有梯度、信度、效度,要有连续性。第三轮复习,用一个月时间集中测试训练,做综合试卷,检测复习效果,以便查漏补缺,把好“质量关”。
三、加强指导,注意方法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仍有不少教师靠加班加点,让学生终日埋在作业堆中,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不注意学法的指导。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复习中的学法指导,其根本原则是教给学生自能复习,自能总结的能力;教会学生解题时掌握要领,懂得方法的能力。一些学生在考试中对于做过的原题能应付自如,对于未做过的题或稍作变化的原题都束手无策。其根本原因是机械接受知识,不懂得解题方法。作为教师,应在复习中注意学法指导,点拔思路,传授方法。如在复习说明文时,我先明白地告诉学生,学习说明书文要总体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分辨说明的方法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结构层次,把握说明的中心。然后,结合说明文阅读知识,对说明顺序可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方面云考虑,注意抓标志性词语;判断时可以表限制(时间、空间、范围、数量等),表程度、表估计等方面云理解其含义与作用。
四、系统整理,分点突破
复习要全面、系统,按照《考试说明》要求归纳整理,建立网络,使知识系统化。在这个基础上,要求教师系统安排,分点突破。我的做法是:把每一个知识点分解到每个课时,一个课时抓住一个重点,突破一个难点,绝不贪多求全。这样的复习主动课,既有重点突出,又有难点的突破,不仅使课堂主次分明,结构紧凑,更主要的是把教师与学生从超负荷的运转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了一课一得的目的。
五、精练习题,及时反馈
有的教师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与提高复习质量对立起来,片面的强调多练,忽视科学的练。这种做法只会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学生根本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学习效率当然不会理想。我认为,增强训练的科学性,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语文复习质量的重要途径。例如:我在阅读教学中训练概括能力,过去常有概括段落大意、概述故事情节、概括主题思想、概括写作特点等做法。这些做法,并非每一篇文章、每一段文字都有必要,如限制字数或用一词,或用成语等。加进一些新的内容,如描写人物的文字,就训练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作者刻划人物的方法;描写事物的精彩片段,就概括景物的特征,作者用笔的方法;“说明事物事理的文字,就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其说明方法;议论性的文字,特别是有些由于当时某些情况所限未能明确表达出来的观点,要加以概括表达;有些事实性的材料,我可以抽掉后重新另找材料,加以概括填补,重要的论证过程,要概括出论证方法;对某些很有教育意义的名篇佳作,典型的故事情节,重要复杂的事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概括——它所包含的思想观点(有些含蕴丰富的材料往往能提练出好几个观点),再根据提练的不同的观点定向概括其情节。这后几种训练,对学生概括能够的培养极为有用。
几年来,我不断研究语文复习的策略与方法,节省了大量的复习时间,既保证了复习质量,又减轻了学生负担,使学生占有丰裕的时间,广泛阅读,语文整体能力逐步提高。
刘彩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