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分析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中地理,素质教育,新课改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09 10:19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对于素质教育的普及起到了重大的推动性作用,这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这种形势下教师应积极改变教学观念,转变自身的角色,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重视素质教育的实施。鉴于此,本文试从传到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及重视地理知识传递等途径对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进行了相关分析,希望本文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或者借鉴。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教学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是学生的学习方法,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在外部大教育环境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对地理教学都产生了新的认识,不再将高考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对学生地理素质的提升和地理思维的培养进行关注,引导学生将学到的地理知识和生活、生产联系起来,进一步扩大学习的外延,提高教学的实用价值。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经验,从不同方面对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
一、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新课改要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主体,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这样才能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为教学策略的转变提供良好的氛围。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转变教学策略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地理教学产生兴趣,那么应该怎样将学生课间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帮助学生用最短的速度帮助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呢,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将每节课前5分钟的新课导入利用好非常关键。可以在备课过程中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例如新闻、图片、视频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的为后续课程与知识点埋下伏笔。导课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非常重要,学生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学习效率会更高,教学效果也更加理想。
二、大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地理学习能力不仅指对教材知识内容的把握,同时也指对相关地理学习工具的应用、对地理信息的获取等,例如绘制地图、绘制地理图表、分析和归纳地理信息等。虽然地理学被归为文科,但是其与政治、历史等学科是显然不同的,不仅需要记忆,更需要的是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靠知识点的罗列是不能达到效果的,不会读图就不能判别国家,不会分析图表就不会提取信息,不能对一个国家的土壤、气候、位置等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研究。
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一阶段的地理教学中,有大量的抽象概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头脑中形成立体概念,并深刻理解课本知识,仅靠背诵和记忆,仍然不会对时区问题进行计算,由此可见,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解答地理相关问题的关键,同时也是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分析与理解的一项基本要求。
三、充分重视地理知识的传递
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将知识最为有效的传递给学生,但是应注意知识的获得必须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合,同时借助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展开自主性构建,地理教学策略的转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地理知识的传递,利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并将相关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教材内容更加生活化。新课标明确提出了高中地理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教材用文字形式对这些地理知识进行了总结,使学生对知识的本质进行充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这些知识展开、还原,在教学过程中应从现实生活开始着手,将地理知识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理解性记忆,使学生从枯燥的课本中走出来,并学会学以致用。
例如在学习《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一节时,笔者利用当地的环境,讲述了荒漠化的一种表现——石漠化。只有充分重视地理知识的传递,才能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掌握和记忆,并纠正以往应试教育中将拿到高分作为目的的错误教学观念,端正学习观念。
四、锻炼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因此,要想转变教学方法首先应锻炼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动机、兴趣、欲望都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而兴趣是最为活跃的一种因素,提问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善用提问,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对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涉及合作探究的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动脑能力,将学到的知识内容做到融会贯通。最后,要鼓励学生积极查阅资料,将其与课本上的知识结合在一起,来解决具体的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锻炼地理思维能力。
五、适当增加地理课堂活动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以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使新的教学需要得到满足,地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善于对课堂活动进行组织,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教材中的知识充分融入到课堂总,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合作、积极参与,这对学生三维目标上的发展非常有利。地理课堂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及情境表演等。
例如在《河流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一节的教学中,笔者将本班学生分成四个组,分别扮演水利、工业、农业及TVA特派员的角色,针对美国田纳西河的综合治理展开讨论。从众多教学实例中可以看出,适当增加地理课堂活动对调动学生积极性非常有利,增加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材中的知识点得到了生动的展现,最重要的是加深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才刚刚起步,我们的教学始终处于探索期,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及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经学到的知识对身边的现象进行解读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参与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活动中去,使高中地理教学能够提升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曾芳,吕金光.关于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优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8.
[2]蓝耿.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师角色的转变[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2):160+189.
[3]蒋溢,向松.新课改下通江县高中地理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技信息,2011,(35):268+253.
旺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