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三点见解

  摘要:数学作为学习其他专业理论技术的工具,其应用极其广泛,这一点在职业教育中早已得到共识,而中职数学不仅肩负着提高学生的素质的任务,而且还必须服务于专业,因而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要充分体现中职的特色,本文从三个方面,谈谈对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见解,希望同行提出宝贵的意见。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见解

  职业教育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应将中职数学作为学习专业课的基础,为专业课程学习服务,所以,中职数学不同于普通高中数学,它是职业教育的文化,而非专业课。

  由于进入职专的学生成绩普遍不好,他们在学习,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作为比较重要的一门文化课的数学,教材一改再改,难度不断降低,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推陈出新,因此,作为中职教师,如何创新职业中学数学教育模式,使基础差的学生摆脱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周围的事情,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职业中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是数学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以人为本,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1.改变传统的数学观

  传统的数学观以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而自豪,在数学教学中往往采用超现实的严密模式,定义定理公式变形,从抽象到抽象,使学生觉得学无用处,枯燥无味,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中职学生除了少部分继续上高校深造外,大部分人毕业后将到社会上就业,因此,中职教育不能普教化,中职数学应是应用数学,应该少考虑抽象性和严密性,而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多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紧密联系,使学生学有兴趣,学以致用。人人掌握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2.突出数学的基础实用够用的特点

  中职数学的基础知识部分在一年级完成,专业数学是根据学生不同专业需要开设的课程,对不同的专业,应针对实际情况设置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授课计划,授课的内容和进程要符合专业需要,例如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是各专业的基本要求,属于基础学习的部分,特别是三角函数是多数工科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这一部分可作为每个专业学习的基础数学,而对于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要求他们不仅要学习函数,还应该把向量,数列,复数等作为重点内容,以适应专业课程的要求,对于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几何部分是他们学习的重点,并且在教学安排上应把立体几何提前,对专业制图教学更为有利,这些体现了数学的实用,在专业中的渗透。

  二、因材施教,实施不同的教学目

  由于中职复杂的教学情况,专业不同,学情不同,市场需求不同,教学目标不能一刀切,应该针对各个专业,各个班级按市场要求,学生实际等相关要求制定教学计划,明确各班级,各学生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考虑分层教学分专业板块教学等措施,实施不同的教学目标。

  1.分层教学

  通过一定形式的测试,将学生分成AB两种教学班,A班以基本掌握初中知识为起点,教学目标相对较高,而B班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在B班教学中,较多的复习初中的知识点,不过方法是具有专业特色,比如对机电专业的复习圆的面积公式,就可以拿一个机械零件作讲解,不管是哪个班级,教学要求都应基本满足专业课程需求够用为度。

  2.按专业板块来对教学目标分类

  相近的专业归为一类,例如:计算机专业,影视动画专业归为一个板块,把数控汽修电气归为另一板块。

  三、改进教法注重初中与中职的衔接

  由于中职学生大部分学生基础很薄弱,理解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也不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不强,积极性不高,对抽象枯燥的数学报有厌烦的心理,学习数学对他们而言简直是太难了。因此,在数学教学方法上要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数学教学中要避免大量的纯数学推导,注重概念,注重结论的运用,同时数学教师要尽可能的了解专业,多结合实例来讲解数学,让学生知道学了有什么用,用在哪里,怎么用,通过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对一些基本的要求要精讲细练,边讲边练,通过练习,严格要求同学熟记公式,学会应用。

  同时初中与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有许多知识需要做好衔接,如命题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与锐角三角函数,立体几何中的线线线面面面平行和垂直,与平面几何的线线平行和垂直,解析几何中的直线方程与代数中的一次函数,抛物线和二次函数等,其中有的是中职教材的新内容,有的是初中的旧内容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初中有关知识的复习,而且更要讲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于联系,适时渗透转化与类别的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刚开始要放慢教学进度,通过联想对比,回顾初中知识,明确概念的内在联系,知识的衔接,使学习逐步深入,适应中职教学的节奏。

  总之,中职数学教学既要针对职业学生实践性强,应用性强,学生底子薄的特点,又要注重数学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适当的降低理论,调整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另一方面领会新课程,吃透教材,重新构建数学体系,同时加强数学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由国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