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外结合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摘要:本文从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入手,要教会学生合理膳食,教师开展健康教育要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开展健康教育的形式要多样化,健康教育要与各学科相结合,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关键词:学生;校内外结合;健康教育;养成教育

  学校健康教育至关重要,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可否认的。有人把人的身体比作“1”,人生取得每一项成就为“0”,一旦身体没有了,后面的“0”还有什么意义呢?由此可见,学校担负着增强学生健康的重任。

  一、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有针对性

  在进行健康课程教学时要根据学生身心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学生自我保健的需要确定内容,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等经常遇见和关心健康的问题入手,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和健康习惯的养成。要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为他们乐于接受的学习形式,就应结合他们的年龄和身心特征进行教育。教学手段要充分运用图画、模型、多媒体、故事、游戏等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一定的情境,把理论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避免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和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要教会学生合理膳食

  调查显示,每日中学生膳食中的热量的供给量仅达到标准供给量的80%左右;蛋白质仅为70%左右;钙、核黄素和维生素A也明显不足。中学生膳食中的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猪肉食品,但是猪肉的蛋白质含量不如牛肉和其它一些禽类,而脂肪的含量却比这些食品高,尽管猪肉也是不错的蛋白质食品,但是单一的蛋白质来源,会使中学生需要的其它一些营养素的摄入量减少。因此应适当增加牛肉、鱼类、奶类和动物血、豆类及制品的摄取,以补充全面均衡的营养。此外,膳食单调,烹调不考虑色、香、味、型,不能增进学生的食欲,也影响了营养的摄取。

  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家庭膳食应有计划地进行调配,尽量使饭菜多样化。即使食物品种不能更换,也应在烹调方法上多做文章。在选购食品时还应注意,凡营养价值低而价格贵者尽量不买或少买。在中学生一天的膳食中,要做到合理搭配,营养均衡。

  三、开展健康教育要与养成教育相结合

  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需要传播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让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中改变不良行为,树立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和行为习惯。学校要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制定、完善约束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规章制度。加强日常工作的“三检查”(环境卫生检查和体格检查)、“两监督”(教学卫生监督、饮食卫生监督)。每天的清洁卫生打扫实行定岗服务,即人人岗位责任制,对个人卫生要求学生做到“四勤”(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勤洗头;勤洗手。)、“五不”(不乱丢果壳纸屑;不随地吐痰及泡泡糖渣;不乱涂墙壁;不乱倒脏物污水;不喝生水。),以此促使学生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每天打扫卫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自我保健观,以便真正做到“健康为人人,人人为健康。”这样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还可以保持校园整洁,创造优美学习、生活环境。

  四、开展健康教育的形式要多样化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既要有相应的内容传授,也要有适当的课堂讨论,还要有课外的延伸。学校应充分利用广播、班会、宣传栏、校报、征文、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不同内容的健康保健知识,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学生参加健康教育活动。不仅需要校内的教育,还需要校外、社区、家庭的支持,通过邀请校外医疗机构开展知识讲座,召开家长会等,形成一个良好的健康教育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从而建立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保健习惯,最终达到“教育一个孩子,转变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会”的功能,形成全社会都关心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大健康教育”环境。

  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进行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学生提高保健知识,养成健康行为的有利措施。我们通过不定期对学生开展健康保健宣传活动,举行卫生救护演习,举办健康保健知识图片展、健康保健知识竞赛、环境污染实地考察和环保知识征文比赛,溺水、地震、火灾自救模拟演习等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受到深刻的健康保健与安全自救教育,取得一定的成效。

  五、健康教育要与各学科相结合

  各学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任课教师应按各科自身的教学特点,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卫生保健行为习惯的养成。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都是为学生身体健康服务的,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健康和体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如今,原来的体育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的形式出现,正式两者的最佳结合。

  总之,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出发。青少年学生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人,现在必须掌握有关健康的知识,逐步完善自己的综合素质,以健康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成为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更健康、更幸福、更和谐的新时代的新人。这就要求学校担负起这个使命,探索健康教育的规律,不折不扣的完成好教育任务。

  参考文献

  [1]初级卫生保健的内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回顾

  于晓利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