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要:语文在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在我国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对三到六年级的学生开展习作教学。习作教学的教学目的是让小学生通过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传递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从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现状出发,重点对如何改善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作出分析。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现状与对策

  无论是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还是现在国家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小学习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通过习作教学,培养学生通过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传递自己的情感。许多教师由于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模式,导致目前的习作教学中出现了诸多问题,给正常的小学语文教学造成了一定阻碍。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现状

  1.学生习作内容不真实

  小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生活阅历,导致其在习作内容方面显得不丰富,因此,一些小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将编造的经历写入作文中。许多小学生在进行习作时,善于打悲情牌,博得老师的同情,但是经常会被老师丰富的经验所拆穿。还有一些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套用模板进行写作,而这些都不符合培养学生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的教学初衷。

  2.习作教学过于形式化

  虽然国家一直在倡导素质教学,但语文学科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并没有很好的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对学生的习作教学中,一直沿用着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例如,在目前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很多时候仍然采取命题作文的教学模式,有时候制定的命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不符,造成学生在习作时,由于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对习作内容进行肆意编造,假、大、空现象明显。老师在开展习作教学时,其教学内容也存在一定问题。在习作课上,老师在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时,常告诉学生,在习作中,一定要多采用一些写作技巧,例如拟人、排比、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和托物寓意等,这样才会拿高分。要求学生采用“三段式”的写作格式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挥空间,导致许多学生为了拿高分,直接对范文进行仿写,最后导致的习作内容如出一辙。

  3.习作与阅读脱离

  小学的语文教学应重视对学生听、说、读、写全方位的培养,但是由于受到学生年龄及接受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致使学校在培养学生这四方面能力时,经常是分开性教学。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阅读与习作经常被分为两个教学课程,但其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方面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阅读课上,教师经常注重对课文进行写作手法的分析,在习作课上要求学生采用写作技巧时,学生由于不能很好的对以往所学的内容进行有效理解,导致其习作中所运用的写作技巧有时显得太过幼稚,有时候甚至运用错误的写作技巧。

  4.缺乏合理的习作评价标准

  许多教师由于课时数较多,工作压力较大,在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时采取统一的评价方式,例如习作内容是否紧扣中心、是否采用一定的修辞手法、语句通是否通顺等。没有对学生的习作提出合理的修改方法,学生长期面对相同的评语,容易使学生对习作教学产生敷衍心理。

  二、改善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的对策

  1.学生要善于在生活中积累素材

  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告诉学生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例如,在与父母春游时,多观察花草的颜色与形态;放学的路上多观察街道两旁的建筑等。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做到触摸生活,对周边的事物做到基本的感性认识,多对生活进行心灵体验。在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也要对家长进行一定的教育,要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生活的乐趣。老师也可以抽出几分钟的课堂时间,让学生来讲述自己身边发生的有意思的事情,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能力,写作能力自然也会相应的提高。学生只有在生活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素材,才能使学生的习作内容有话可说,有理可依。

  2.注重习作与阅读的结合

  教师在上习作课时,应该把阅读课上的精华部分做成摘要,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当做范例进行重点讲述。或者在阅读课上融入习作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找出其感兴趣的部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二次创作。例如,在对《祖父的园子》这一课进行课堂教学时,课文中作者对于园内动物的描写十分感兴趣,老师在讲解课文之后,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童年生活,写出自己和长辈曾度过的快乐时光。让学生及时的把所学的内容用到写作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加深了学生的学习记忆。老师在习作课上更要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以往全命题的习作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写作空间,也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新课改下的习作课堂,老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划定习作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由于没有命题的限制,学生可以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学生极大的写作空间让学生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3.重视习作过程,重视习作评价的内容

  许多教师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只重视习作作业,没有对学生的习作过程进行一定的重视。学生交上来的习作作业可能是学生认真完成的结果,也有可能是学生为了应付老师,随便从网络上抄袭的结果。老师要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习作作业,从学生习作的过程中看出学生对素材的掌握情况,做到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掌握。

  老师也要一改传统的习作评价方式。要指出学生习作作业中的闪光点和不足点,避免千篇一律的评价语言。习作评价是学生了解自己习作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老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将问题部分做出标记,让学生自行修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结语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积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创新习作教学模式,确保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菁,郭兆军.习作评价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5(06).

  [2]吴燕飞.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5(04).

  [3]董瑞.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分析[J].赤子,2015(20).

  [4]张桂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研究及策略[J].才智,2015(23).

  [5]陈俊竹.新课标下高年级小学习作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42).

  黄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