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课堂的有效策略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校课堂,课堂教学,素质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10 13:48
高效课堂就是优化教学过程,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在学业上的提高。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它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学习”。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觉得愉快。高效课堂教学应课堂教学集各种要素于一体。由于学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不同,决定了高效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可变性。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呢?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有效构建高效课堂。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是有效构建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教材是教师教、学生学的重要依据,教师只有重视对教材的研究与挖掘、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握与运用教材,把握教学目标、关注学情,知道要教给学生什么,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哪些是重点、难点。为此上课前,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课标”和教材,做到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班级学生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置性作业。知识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还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在备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做到有的放矢;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课前备课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不仅做到教学环节设计精彩,还要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所讲的这节课要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教师在备课中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最优教学方法,选编典型习题,写出具体可行的教案,并设计好板书及课堂小结,更好地实现一堂好课。
二、保持活跃的教学状态
激活课堂,创造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是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教学是艺术性的劳动,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恰当的姿势、巧妙地设计各种启发式的问题,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成功的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学和练,学习目标由教师确定,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爱玩、好动是学生的天性。游戏、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特点。如教师在课堂上穿插游戏、活动就能使原本较枯燥、机械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三、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方法的选择应以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为依据,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一堂好课,只有以课标为导向,以教材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才能更好地构建高效课堂。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应是听得专心、思考得认真、活动得积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无论在复旧引新还是巩固新知时,都应巧妙地设计一些思考性较强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思维活动的火花,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恰当地运用游戏、歌曲、表演等形式,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充分调节课堂气氛。
四、运用科学的学法指导
老子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形式和方法层出不穷,开辟了课堂教学的新空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因此,教师自身学识水平的提高是关键。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关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务实高效,还必须有度。如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常见的学习形式已被广泛地引入课堂,并成了新课程课堂的标志。但在具体实施中容易造成缺乏有效引导,讨论漫无目的。有的小组只是优等生发言,其余当听众;有的小组只是象征性的说上几句。整个课堂看似活跃,其实是散乱的活跃、假活跃。毋庸置疑,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打破了过去师生交流的二维模式,构建了一个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的三维模式,但千篇一律采用一种形式就值得商榷了。
五、具备灵活的管理能力
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灌输——接受”,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高效课堂采用新理念,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踊跃发言,谈感想、谈收获。但活跃的教学状态又是课堂纪律的大敌,如何能让学习在“热闹”中“有序”地进行,这就取决于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了。高效课堂老师要做到让学生在“听中学”、“看中学”、“想中学”、“议中学”、“演中学”。教师要做到不仅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交流中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处于主动状态,还要具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有灵活的管理能力,做到放得开,收得拢,能发现、利用课堂上生成的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师生相长。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在学业上的提高。
总之,高效课堂是是教师从追求高效的教学理想转化成实现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的教学状态。优化课堂教学、创设高效课堂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高效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前途是光明的,但过程是曲折的,它离不开教师的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更是离不开教师的辛勤投入和无私奉献,需要我们不断摸索,大胆实践。
卢美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