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化学高效课堂”的一点感悟

  参加化学教学工作十多年的经历,经过了传统目标教学法、五环教学法、新课改要求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法以及“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的“高效课堂”理念研究及教学方法,结合暑期的教师培训和自己教学经验,我认为打造化学高效课堂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化学科学素养,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导地位是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们衡量一节课的好坏不是看老师讲了多少,而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我们应努力改进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探究创新为高效课堂。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在培训中,龙宝新教授就讲个人的敬业经历,从向校长要课到加班加点的去教学,结果考个全镇的倒数,追其原因就是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没有抓住核心知识,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结果。马晓雄教授从古代文化、哲学思想也讲了和谐统一的重要性。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化学科学的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而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学,使教师成为了讲师,而学生却成了听众,这样长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挫伤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缺乏了创造的激情和灵感,这和我们努力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是相悖的。为此教师要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改变过去只重视知识,而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

  二、想尽一切办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化学高效课堂的基础

  龙宝新教授讲学习三个境界;学会等于教师授之以鱼,会学等于教师授之以渔,想学等于教师授之以欲。其实授之以欲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欲就是指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驱使学生去学好功课的内在动力,因此,高效课堂,必须调动一切因素,积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情景,激发学生强烈渴求知识的欲望,是他们自觉地,主动地探索问题,寻求知识目标用自己潜藏的内在动力去突破重点,难点,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当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式较多,比如创设精彩的导课、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小组比赛、小小的奖励、多媒体演示、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学生自我探究达到成功的喜悦感等多种手段都能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抓住核心知识,让每一位学生都“会学”是化学高效课堂的目的

  要化学课堂高效,龙宝新教授就讲要抓住课堂的核心知识。怎样才能抓住核心知识,这就要我们认真去研究课程标准。认真备课,把握知识的准度、精度和浓度,更重要要把握住学生思维、知识基础、学习经验、学习的兴奋点,在关键时让知识生效。让学生“会学’比“学会”更重要,21世纪,不会学习的人才是“文盲”,所以必须培养学生要自己会学习,尤其化学,必须让学生自主探究,掌握知识生成的过程及知识来龙去脉,更重要让学生掌握探究创新能力。

  四、化学实验教学绝对不能省略,而且要把实验探究用到恰到好处是化学高效课堂的关键。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生动直观有效,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最好的教学手段之一,也能使课堂呈现出创新活力和勃勃生机。但在现实教学中有很多教师闲实验麻烦,耽误时间,而且好像做了实验,学生只是看了一个热闹。例如:在讲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的这一条性质时,平时有两种教法:第一种教法是不用实验,教师把性质列举出来,让学生记住,或者把实验不是做出来,而是简单的讲出来,最后通过大量的习题让学生去做。第二种教法是:通过猜想与假设能使石蕊变红的是二氧化碳、水、或者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只有这三种可能,根据假设设计实验,学生自己去探究得出结论。不用解释第二种教法肯定好,虽然用的时间较多,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兴趣,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保证课堂高效率地进行。

  五、用好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实现化学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多媒体教学能够充分挖掘化学概念的本质、内涵,充分展现教学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由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借助计算机,教师顿时变得神通广大,他能创设出比传统教学更丰富生动的教学情景,可以根据需要让屏幕顷刻出现所要的图形,屏幕图文可以闪烁、变色,还可以使图形平移、旋转、翻折,无形中展现了化学思维过程,这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也是其它教学手段所无法代替的。运用多媒体动态演示,能突出实际操作过程,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比较逐步把握知识的实质,从而正确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节省时间。例如,上“质量守恒定理为什么守恒”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借助计算机动画效果,让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这样让学生就能把很抽象的微观问题宏观化,让学生一目了然就知道为什么守恒,反应物和生成物相等。

  六、过去某些优良的教法和现在理念有机结合是化学高效课堂更加丰富完满

  高效课堂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最好的教学理念和教法。那么过去某些教法有些是有很多的问题的,违背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违背了课改的新理念。但有些教法也可以继承发扬的。比如目标教学法,五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和现在小组合作探究式有机结合,我认为还不错的。批、复、讲、练、考还是要有的,比如,上“空气”这一课时,完全可以把目标教学法,五环教学方法和现在小组合作探究式有机结合就比较好,首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空气,就可以展示目标,也可以把目标用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教师再给以完善,最后再用五环教学法后几环,小结,达标测评巩固知识。

  七、归纳总结、研究教学、学会反思是高效课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高尔基说:“反省是一面莹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污点。”教师在外观教材和教学过程设计中用了很大功夫,在课堂教学之后,如发现确实有独具匠心之处是应该归纳总结;在具体教案也不可能预见师生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全部情况,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或者一些偶发事件的产生教师总会忽然间产生一种灵感,这些聪明的闪光点,及时利用教学笔记去捕捉,稍纵即逝,会再也想不起来。教学笔记;记录学生困惑问题;记录教师上课的疏漏和探索,记录教学亮点。只有我们在课前认真备课、上课时认真组织,及时发现课堂上教法和学法的优缺点,下课时认真反思,为下一节课备课打下基础,只有每一节课我们都这样循环去做,我们的高效课堂才有永不枯竭的动力。

  总之,打造化学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培养具有高素质探究创新人才的基地,全面发展各种能力的有效途径,更好地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我们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向和归宿。

  聂显瑞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