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少教多学”高效课堂策略的研究

  ——以乾安县道字乡中心校为例

  摘要:针对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多教少学”枯燥乏味、陈旧低效的特点,为了提高其高效性,我校以中年段3-4年级为试验对象,采用课堂教学试验对比和阶段性测试成绩统计的研究方法,探索出一个能真正地、有效地提高其阅读课堂的效率,提升农村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教学方法——题签导学法。

  关键词:少教多学;自主学习;高效课堂;题签导学

  一、前言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将“自主、合作、探究”引入到课堂的教学之中,有利于鼓励和引导学生创新,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少教多学”的教学策略,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上具有明显优势,其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二、研究理念

  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是为了不教”。少教多学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达到学习的“自能”境界。

  (一)“少教多学”之“少教”——引导学生把握语文阅读最重要的核心。

  1.教给学生高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效的学习方法一方面形成于教师的指导,另一方面也形成于教师的要求。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好的学习方法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财富,变监督学习为自觉学习,从而实现“教会-学会-会学”的转化,让学生受益终生。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关注每个学生,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知识起点,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他们自我表现、自我展示,获得成功、获得知识、获得能力、获得自信心。对于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要予以肯定,消除他们学习的心理障碍,在无卑无怯、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中抬起头来学习。

  (二)“少教多学”之“多学”——引导学生走向积极学习、深度学习、独立学习的境界。

  1.积极学习:即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探究观念、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内容,使学习变成发自内心的活动。

  2.深度学习:即学生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能够批判性的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

  3.独立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自主选择、自主思考、自主提问、自主领悟。如果经过学生个体思考可以习得、领悟的学习内容,应该依靠其个人能力独立完成。

  三、研究成果

  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自主学习,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通过在我校3-4年级13个教学班(中心校3个,村级小学10个)进行的一系列的课堂教学试验对比研究和阶段性测试成绩数据调查发现,学生自我参与度的高低是决定他学习成果显著与否或者学习质量好坏的根本原因。采用题签导学的试验班的学生,学生求知欲和学习效率都有显著提高。

  例如:中心校四年一班史晓稷同学在三年级的时候,语文课堂发言不够积极,是典型的被动学习者,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满足于“喂一口吃一口”的学习方法。平均测验成绩为79.5分。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题签导学法在语文阅读课堂中的试用,激发了他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他在课堂上发言逐渐积极起来,养成了看书的好习惯,平均测验成绩为92分。他近期一直观看《中国成语大会》,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学习课本中成语的典故和释意,夯实了基础知识,扩充的知识面。除此之外,我校还结合阅读教学,多次组织校内作文竞赛,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和写作的积极性,还打破了我校推荐网络作文竞赛零的突破:中心校四年一班张雨桐同学的习作《好人就在身边》在第一届金星杯全国小学生课堂作文网络大赛中荣获优秀奖,在2014年6月推荐王睿的《玩火的教训》、于子淇的《偷来的雪糕》等9篇习作参加第二届金星杯全国小学生课堂作文网络大赛。

  题签导学主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即:

  1.读一读、划一划、写一写

  ①通读课文,在课文中圈出本课需要掌握的生字、生词,给生字组两个词,看谁组的有水平。

  2.读一读、想一想、找一找

  ①默读课文,采用“四何法”(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篇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看谁语言组织的精准。

  ②精读课文,找到文中不理解的词语,用特殊符号进行标记,通过下面的方法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a)通过查询词典等工具书的方法进行理解。(b)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理解。

  3.读一读、背一背、练一练

  ①通读课文,找到文中的关键词句,看谁找得准确。

  ②通读课文,找到文中的你不明白的问题,看谁找到的问题有价值。

  ③精度课文,找到文中精彩的写作方法,可以适当进行仿写训练。

  四、结论

  在语文阅读中要重视和发挥自主阅读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以学生发展为本,创新高效课堂为宗旨,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打破定势,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主的阅读,挖掘内容,共同探究,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授学生学习方法,学生发挥自学潜能,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5.

  [2]代玉娟.“少教多学”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劳动保障世界,2013(10).

  [3]朱亚南.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J].学周刊,2013(33).

  徐静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