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职学校音乐课堂上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

  摘要:音乐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方法是否适用于课堂,对于音乐的教学质量以及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以及其在音乐课堂上的应用。

  关键词:中职学校;音乐课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音乐也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正是在这种知识经济条件下空前激烈的竞争背景下凸显在我们面前。在中职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很多学生虽然对音乐很狂热,但是在音乐课堂上却一直处于游离状态,完全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究其原因,主要是老师课堂讲授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并且其授课内容主要以唱歌为主,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较少,很难勾起学生学习的意愿。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中职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很有必要的。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理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推崇的是“综合式、即兴式”的学习方法,让同学们在学习音乐时能够“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让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能感受到音乐的律动,音乐不再是单独存在的音乐,而是与舞蹈、动作、语言密切结合的产物,而人则成为了音乐的演奏者、主宰者,不再只是一名听众。根据青少年独特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学习音乐时,最重要的是乐感以及对兴趣的培养。人类的本能欲望是通过语言、唱歌、舞蹈等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思想与情绪,不断激发、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是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将语言运用到节奏中,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并且开展动作结合教学,通过肢体的动作表现音乐,即兴发挥,主动学习,激发自身潜能,增加学习的兴趣。该教学方法能够挖掘学生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专注力、合作精神以及反应能力,让他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到快乐。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

  1.语言教学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每一个健康的人都具备的能力,语言与音乐密不可分,它由语意、语音、语气语法等构成,作为歌词它的语意被吸纳进音乐之中,语音的高低调、语气和音色都与音乐是相通的。将语言用于节奏训练,将字词词组、人名、地名等一起有节奏的反复大声念,形成固定节奏,当大家基本能够念齐以后,再加上新的词组、不同的节奏,分成两个声部,念整齐后,再继续加第三个节奏,这样就有三个声部的节奏了,在练习时,可以通过改变音量大小、速度快慢,以至音色(断和连)及声部的交替变化,就可以感受到语言的与音乐的魅力,享受其中的乐趣。也可以用同学们熟悉的的事物拼成一个节奏单元,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反应能力,训练同学们的节奏感。让同学们去寻找、去创造属于自己风格的音乐。每个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创造音乐,而老师则是引导同学们学习,让同学们找到学习的乐趣。

  2.律动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多是老师一直在讲,同学们也只是听讲,这样的课堂过于单调、乏味,难以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及兴趣,中职生的年龄一般都在16、17岁左右,学习还处于被动状态,还处于青春期叛逆期。对于这样的状况,课堂气氛就不够活跃,同学们也难以融入课堂。这个时候,如果老师带领同学们做一些小游戏。比如,老师播放一段音乐,让同学们自由选择拍手、拍腿、跺腿的其中一种,然后插空站,依次做动作,自己找一个合适的节拍,大家一起嗨起来,感受音乐的律动。也可以让同学们自由发挥,做出第一反应,让身体随着音乐做出拍手、跺脚、拍肩、拍腿等动作,并且不断变化,锻炼学生的反应力,激发出学生的潜能,在音乐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并且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注重交流与放松,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让同学们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新的知识。老师也可以提前告诉同学们上课时要用到的曲目,让同学们先感受一下,分析曲子的结构特点,然后根据曲目的的特点,找到能够表现曲目意境的剧情,在上课时,老师引导同学们编一些简单的舞蹈,表情、动作要夸张,让同学们释放自己的天性,尽情表演,从而形成一个自己的节奏感,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节奏变化。

  3.合作教学

  结果虽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同学们学会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让对音乐不是很感兴趣的同学,在音乐中找到乐趣,也能够慢慢喜欢上音乐。例如,在一首曲子中,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喜欢乐器的可以用乐器班组,喜欢表演的可以伴舞,根据曲子的意境加入一些情景,然后擅长唱歌的来唱歌,大家一起合作,即兴表演,打造一个极具特色的演出,不仅让同学们之间能够更好地融入集体,而且培养了同学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可以根据同学们不同的性别、性格、年龄、专业策划不同的音乐活动,鼓励同学们进行原创,让同学们能够亲身参与音乐实践,积极动手、动嘴、动脚、动脑,真正地去演奏、去玩耍,感受音乐的魅力。

  总结

  随着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让中职的同学们能够亲身感受、体验,去领悟、感悟奥尔夫音乐,通过语言的节奏练习、分声部朗诵,到乐器演奏、乐器的分声部演奏,由易到难,逐层递进,活动气氛活跃,效果相当的自然、和谐,从中体验到音乐带来的乐趣。音乐课作为一种审美教育课,要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并享受其中,并且让学生在深深地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同时,增强信心,丰富情感,塑造独特的个人魅力,以及升华自身的气质。

  参考文献

  [1]周广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职学校音乐课堂上的应用[J].音乐大观,2013,(15).

  [2]李姐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区海婴.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奥尔夫教学法实践课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

  [4]古尼尔特.凯特曼(著),廖乃雄(译).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初初探[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5]蔡鑫姝.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农村职高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校园歌声,2009年08期

  胡学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