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快乐走进中职语文课堂

  摘要: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愉快地工作,但是自从担任职业中专语文教师以后,这竟成了我的奢望。中职学校的孩子的厌学情绪是非常严重的,尤其是对传统教学模式更是厌恶之极。学生与单位用人青睐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远。针对这个问题,我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些调整和尝试。发现学生的学习兴奋点,洞察他们的心理,分析问题的原因所在,渐渐地转变了教育思想,完成了角色调整,创建出一个和谐快乐的课堂环境。

  关键词:中职语文;转变观念;形式多样;快乐课堂

  快乐是一种美好的感受,是每个人都在不断寻觅的情绪反应。快乐积极的情绪能让人精神振奋、充满活力、富有朝气,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个性完善与人际交往。每个人都不会拒绝快乐,由此以快乐做载体的事物也让人们无法拒绝。教学是如此,学习更是如此。好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打开学生求知欲望的最有效的钥匙。

  一、查明原因,转变观念

  在与学生的交流与平日的教学中,发现学生拒绝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们传播知识的途径。中职的学生已经是普通教育模式下的失败者,他们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产生了厌烦或者恐惧。但我们中职教师却是“普教模式”的受益者和成功者,我们心中遗留着太多对语文或者说是传统观念中语文的理解,老师教给我们的那种方式多多少少在左右着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方式。虽然是中职老师,但其实我们并没有真正地进行角色转变,师生对立就再所难免。

  我们的学生到底想学什么?想怎么学?知己知彼,才能教学两益。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最需要的不是风花雪月的诗情也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他们重视的是实效,能对自己的事业或者对自己的人生有帮助的,他们便乐于接受,否则,便认为是没用的。学生的这种观念当然是不正确的,但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要改变他们的观点,首先要完成我们自己的角色转变。教师首先要走进学生内心,才能成为他们心灵的引路人。普教模式肯定不适合中职的学生。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按他们的所需所想来决定教什么。教师的作用就是主导,抛掉原来的那种唠唠叨叨、费力无效的“一言堂”的普教模式,由原来的面面俱到变成懂得取舍。思想决定行动,这是中职语文改革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二、多种形式感受语文的快乐

  快乐不仅要有心态,还要有让人快乐的形式。只要有了快乐的意念,教室是无处不在的。多媒体教室里我们可以观赏优秀影片,让学生学会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我们可以欣赏《感动中国》、《千手观音》,让感恩和感动弥漫学生的心田。我们可以开故事会、可以排演课本剧、可以做游戏练习成语,可以把喜爱的诗文配上美妙的音乐开个深情朗诵会。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会语文带给大家的欢乐,继而更加喜爱语文。课堂不再呆板,学习不再枯燥,教师不再埋怨,语文成为快乐乐园。

  三、全面出击,引导快乐

  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观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学生只要在你的课堂上愿意表现自己了,那他的潜能就能更多地被发掘出来。为了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每节课或者每学期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同学们就自己喜欢的文章、文学形式或者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当然刚开始操作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尴尬,可能半天没有人愿意第一个站起来讲话,但千万别怀疑学生表现自我的渴望,一定要给他们机会。一般刚开始的时候,我会用点名或者轮流的方式,像课前五分钟演讲,我就采取轮流的方式,让学生提前准备,提前给学生以指导,以增强他们上台后的信心。形成习惯以后,再慢慢让几个发言好的带动其他人。每位同学发言后,要积极地给予点评,让每一位发言的同学都有成就感,让他们从发言中找到乐趣,最后让每一位同学都喜欢上表达、独立思考、与人交流。这些环节的调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交流表达的能力,为他们走上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符合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教育宗旨。这样的积极心态一旦建立起来,课堂上就到处充满了智慧的火光,到处弥漫着快乐的因子。

  四、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愉悦因素,灵活多变快乐学习

  一堂课是否有效,是看学生是否都快乐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好”和“乐”产生的求知欲与热情,是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愉悦因素,把死教材教活,激活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优美抒情的散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录像,将学生引入课文的情境,还可让学生撰写导游稿,争当小导游。在教学故事性强的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表演、讲故事等方法。如教学《雷雨》时,可让学生自导、自演课本剧,表演可以带给他们无穷的乐趣。学生在排练课本剧的过程中揣摩了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弄清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刻认识到资本家的残酷无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就安排了一节课让学生讲自己所知道的有关《水浒传》的故事,学生上台踊跃,不仅使上台的学生有了一次表现自我的机会,而且极大的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水浒传》的兴趣。

  教师要发挥好语文课堂学习中的导向作用,千方百计地在课前的备课中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法与学法,使课堂教学不囿于“老八板”,总会给学生以新意,总会让他们感到教师非常尊重自己,并在学生有了良好的表现时,会及时赞赏他们,让他们能够不再总是被教师指责,不再总是在心情压抑下学习,他们也可以享受一下被老师表扬的感觉,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分析力和想象力,做自己学习的主人。总的来说,就是要处理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让学生主动学习,力求增强感染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接受新知识的共鸣情绪。

  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因为太钟爱语文,所以希望只要有语文的地方都是快乐的地方,也希望每一位接触语文的人都是快乐的人。我想只要我们多一份对语文的关爱,对职业教育的一份责任,努力去收集语文教学中的点滴感受,相信我们的语文一定会让课堂快乐起来。

  冯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