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企业认识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实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09 11:44
摘要:企业认识实习在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基础,体现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特点。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认识实习的必要性,其次指出并分析了企业认识实习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企业认识实习;问题;对策
近年我国政府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先后出台了多个关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文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也是逐年增大,2014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其中关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指出:职业院校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强调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要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企业认识实习是高职院校整个教学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应引起重视。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实践对高职学生企业认识实习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企业认识实习的必要性
1.企业认识实习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
企业认识实习又称专业认识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期中,也就是在开始学习专业课程时进行,其目的是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感性认识,了解所学专业在企业中对应的工作岗位的基本情况,如岗位工作职责、岗位工作流程等,从而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企业认识实习在整个教学链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2.企业认识实习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体现
由于我们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之前基本上没有接触过企业实际,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只能建立在虚拟的想象中,这样的学习效果是不敢想象的。高职教育必须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调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而企业认识实习能使学生了解到所学专业在企业的真实情况,在学习专业课程时不再是只理解书本理论,而是将书本理论联系到企业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时学生也容易理解得多,企业认识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起到了根基作用,是工学结合的初步体现。
3.企业认识实习是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素质除了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和专业技能外,还包括对情商有较高的要求,即要求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具有坚强的意志、乐观的信念、吃苦耐劳的精神等等。提高情商就需要对非智力因素加以培养,学生在参加企业认知实习的过程中,环境迫使其学会生活、学会工作、学会待人。
二、企业认识实习存在的问题
1.实习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企业认识实习组织比较困难
企业认识实习一般安排一周时间,由于时间短,并且要了解的企业工作岗位情况较多,对于企业方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企业需要安排人力资源部门接待和必要的培训,如安全教育、基本制度学习等。其次企业安排岗位介绍需要抽调几位经验丰富的人员(一般是部门管理者或基层管理者)进行岗位流程及操作的介绍。再次企业安排学生进行跟岗认识实习,需要一批有经验的师傅进行操作传授。由于学生还没有任何技能,对企业做不了任何贡献,而企业需要付出人力成本,并且企业的工作秩序还会受到一定的干扰,因此整个过程中企业方是不太乐意的。本人多次带过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的企业认识实习,每次联系实习企业都觉得比较困难,有不少企业进行了委婉拒绝,接受的企业基本上是看在个人的人际关系上。正因为企业认识实习组织比较困难,有部分专业干脆取消了企业认识实习,这是有悖于教学规律的。
2.企业认识实习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企业认识实习教学目标主要为:了解实习企业的基本概况、企业文化、企业基本制度;了解实习企业主要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操作流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职业道德、沟通能力等。由于要了解的工作岗位较多,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麻烦,在实际实施时,往往只让学生对其中1~2个主要岗位进行跟岗认识实习。这样以来,不利于学生了解企业工作岗位的全貌,部分专业课还是没有建立起感性认识。
3.部分学生实习积极性不高
部分学生金钱利益观念强,在认识实习过程中因为企业出点力,想要报酬,而企业认识实习从来是没有报酬的,因而内心不高兴,实习积极性不高。特别是我所带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这种现象较为常见,因为在认识实习过程中确实协助师傅理货、搬货、收银打包、整理购物车、整理资料等。但学生没有去想短短的一周实习我们也给企业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4.实习指导教师实践指导能力有待提高
企业认识实习虽然主要依靠企业导师指导,但实习指导老师对学生的指导也是不可缺少的,企业指导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知道就是这么做,但不能从理论高度讲清缘由。实习指导老师往往由于到企业一线锻炼少,缺乏实践经验,往往对学生的实践指导有限,特别是当专业课老师由于上课忙不过来时,还会派基础课老师、辅导员带实习,其专业实践指导能力几乎缺失。
三、企业认识实习对策
1.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提升校企合作力度
由于企业认识实习给企业增加了成本开支,对其正常的工作秩序也带了一些干扰,导致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可以通过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提升校企合作力度得以改善,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为企业推荐、提供优秀毕业生,为其提供人力资源;二是为企业进行宣传,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三是为企业提供人员培训,如为企业举办理论培训班。如果学校能力强,还可以为企业进行项目开发;总之,要让企业也能真真切切从学校得到利益。
2.科学设置教学目标,精心组织实施
企业认识实习教学目标的核心是对专业的实际工作情景建立感性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设置教学具体目标要紧紧围绕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核心工作岗位,一般要求学生重点了解3~5个核心工作岗位,为后续核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组织实施的策略为:一是尽可能要求企业能让学生在3~5个核心工作岗位上进行轮岗实习;二是组织学生进行实习收获交流,使学生能间接了解到没有轮到的岗位的基本情况,收获到间接经验。
3.改革课程评价方法
由于部分同学实习积极性不高,我们可以通过改革课程评价方法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具体措施为:一是推行企业考核评价与学校考核评价相结合,以企业考核为主;二是企业考核要落到实处,不能流于形式,较好的办法是由学生所在实习部门的领导对本部门实习生进行每天打分考核;三是以过程考核为主,以实习日记、实习报告为辅。
4.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的专业实践指导能力
企业认识实习一般应由专业课教师老师担任,专业课老师应不断提高专业实践指导能力。具体措施为:一是鼓励专业课老师每年利用暑假时间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特别是年轻老师更应如此;二是鼓励教学任务不足的老师每个学期到企业进行为期1~2个月的实践锻炼,并且每周计12课时左右的工作量。三是专业课老师应多进入学校的实验室、实训室进行自主学习和锻炼,以提升实践技能。
总之,企业认识实习关乎后续专业课程能否学好,在教学链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应该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其高质量地完成。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4.5
[2]刘建明,岗位认知实习:高职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学理论,2011.5
[3]黄银秀,职业院校企业实习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7
徐助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