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与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

  摘要:一体化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课程体系知识结构,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引进多种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建高效的一体化教学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入手,构建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大实训设施基地投入,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打造高素质的一体化教学师资队伍,为一体化教学提供保障。

  关键词:职业能力;自主学习;双师型;行动导向

  实施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较课程体系教学有了质的飞跃,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如何组织实施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普遍存在学习自主性不强、方法缺失、理解能力较差等问题,传统课程体系下繁锁的理论知识、公式推导论证只加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打破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按照工作过程逻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工作任务直观具体,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实现零距离接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工作成果”,从而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工作任务来引领理论教学,使理论学习服务于工作实践,立足于学生的“够用、实用”,将理论知识简化,着重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

  对于一个职业来说,仅有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具备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个人能力等多项行动能力,以利于学生持久的职业生涯发展。一体化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采取行动导向教学与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实现理论学习、技能实践与任务完成相结合,在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项行动能力。行动导向一体化教学可将一个完整行动过程划分为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环节。学生在咨询阶段,查阅书本、搜寻网络,收集信息、摘录相关的知识内容;在计划阶段,理解工作任务要求、识别器件、列举材料工具清单、制定工作计划;在决策阶段,小组成员头脑风暴讨论各个方案可行性和优缺点,解说小组的工作计划,倾听别人介绍,辩论方案,阐述不同观点,小组作出决策;在实施和检查阶段,小组组员分工合作,碰到问题问询老师或同学,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实施工作计划;在评估阶段,成品展示、小组自评、互评成果/成品、工作完成效果、环境保护和安全操作行为等,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完成展示汇报报告,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在完成工作任务六个环节中有意识地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几个基础能力。

  二、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

  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彻底转变,实施师生间的双向互动,教师从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的组织引导者,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者转变为学习主体,采取小组合作制,团队合作学习,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巡回指导学生,基于行动过程和行动结果进行客观评价学生。教师做到精讲少讲,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去自主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教师则针对课程中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要点、重点、难点转变成问题,不轻易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来获得,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主要从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上指导,把思考留给学生,提倡学生各抒己见,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让学生成为爱动脑、善动脑的学习者。

  三、引进多种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建一体化教学课堂的高效

  先进教学方法能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构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平台,强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工作过程为主导,对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和媒体等因素进行重组,创设师生互动交往的教学情境,把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职业教育可借鉴教学方法有很多:思维导图法、元件规划法、书写交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课堂翻转法等等,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教学方法,让教学充满好奇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课堂翻转法——教师把授课内容、案例录制成微课视频,利用视频实施教学。通过网络发布的视频,学生可以通过手机、计算机随时观看视频,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观看了教学视频之后,回答相关小问题,帮助学生及时检测知识理解情况,自我评价,学生可反复观看视频理解知识内容,教师可通过云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老师课前提供视频和在线辅导,通过互动形式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消化过程,教学视频还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四、加大实训设施投入,构建与工作环境相匹配的一体化教学实训基地

  众所周知“熟能生巧”,技能是靠练出来,实训设备与场所是保障技能培训质量的基本条件。基于一体化教学的特点——理实一体化,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实训基地就是工作车间,教师在实训场地组织教学,边练边讲,边讲边练,所以一体化教室是理论教室与实训基地的有机结合体,其中一部分区域为理论授课区域,配备投影仪、计算机、网络、桌椅、展示板等,另外一部分区域为实训区域,配备生产加工设备、材料器件库、工作台等。学校必须加大实施设施投资力度,从资源、资金上保障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场所、设备和材料需求,因为充足的实训设备、充沛的训练时间是提高一体化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实训工作过程模拟是否逼真,直接关系到一体化教学的成败。加强校企合作,争取企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获得相关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拓展教学资源特别是企业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的教学资源,以实现教学资源更新支持。

  五、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打造高素质的一体化教学师资队伍

  一体化专业教学实施成功的关键是师资队伍,教学团队特别是专业带头人将决定专业建设的成效。一体化教学的教师肩负着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工作任务遴选、工作页编写等等,所以必须具备高技能水平、实践经验丰富等特点。学校要打造高素质的一体化教学师资队伍,必须完善“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聘请行业一线专家组成专业指导组,聘请合作办学企业的技术骨干担任一体化教学的兼职教师,探索建立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担任一体化教学兼职教师的长效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打造一支由“讲师+大师”型专业带头人领军的专兼结合“双师”教学团队。建立教师培训长效运行机制,制定优秀教师进修交流计划和实行办法,组织教师出国与名校交流进修,组织教师国内教学考察、企业挂职锻炼等等,完善教学团队国内、外教学考察交流报告,聘请专家学者来校专业讲座,完善专职教师赴企业参与实践的报告。

  一体化教学改革还需加强校企合作,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企业参与度普遍偏低,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职业教师的实践经验不够丰富,培训与生产实际未能真正实现零距离接轨,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亟待完善。

  参考文献

  [1]彭忠.《数控加工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广东职业技术[J].Vocational Technology,2009.06

  [2]刘金峰.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求知导刊[J].2015.12

  赖勋忠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