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文、日记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在日记和作文当中尽情倾吐自己的心声,挥洒自己的才情。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又一具体体现。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写出的作文才有“骨力”,才能感染和教育人。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多年来的一点体会。

  一、作文选材要贴近学生生活

  生活是作家创作的源泉,也同样是学生写作的源泉。真正做到激活学生的写作热情,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要把德育教育牢牢贯穿于其中,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说自己最想说的话,抒发个人内心真实的情感,表达内心丰富的想象,做真实的人,写真实的文,使作文内容及活动真正生活化。通过写学生生活的素材,使学生产生写作的热情。因此,在实际作文训练中,要强调学生写出自己最动情的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平常小事、细微处去感受生活。例如在写《玩得最开心的一次》作文中,我指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一以篇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写作时不仅要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还要写清这件事如何令人开心,有情趣,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抒情,揭示从中得到的启迪,明白一个道理,使写作主题得到升华。渗透德育教育的作文教学,要强调从做人的生活中激活学生的写作热情,在做人的需要中产生作文的欲望,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体验中激发作文的灵感。这样就使学生在作文中做到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学生作文的素材自然就不会再凭空捏造,文章内容也会写得充实具体了,作文兴趣自然随之而产生。

  二、作文立意导向要真诚

  真诚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作文教学强调学生要真诚,是为了使作文能切实有效地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使学生在作文中真正认识自我。在作文训练中,我有目的地选择体现“剖析自己,表现内心世界,体现真情实感”等主题的作文。如《××,我想对你说》、《我的心愿》、等此类文章,要做到让学生敞开心扉,做到说真话、诉真情,吐心声。当然,在实际作文中有时也能碰到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不敢或不愿完全敞开心扉,把自己隐蔽起来,关住自己情感的大门。这就要求教师在生活中成为学生可信赖的真诚的朋友,以教师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人与文”的有机统一的榜样,使自己的教学成为“广义的作文”,让学生大胆地写出发自内心的情感,在作文中展现真实的自我。

  三、作文内容主题要鲜明

  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写作中认识到谁是谁非。事物有它瑕疵的一面,也有它美的一面,要善于用“辩证法”看待问题。针对这一点,我安排了《生活告诉我》这样一次作文。在写作中,大多数学生能结合自己经历,选择自己真实的生活素材来写作。有的学生还写出“生活告诉我:‘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自己善待别人,别人才会善待自己’‘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等具有哲理性的警世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发现学生遇到困难、挫折或思想上存在矛盾时,就用这些名言警句来引导激励学生,把德育教育与写作有机地融为一体。

  四、作文形式要所创新

  在以德育教育为主体的作文教学中,把“创新”的最终目标确定为让学生自己学会,以创新的目光对待作文,鼓励学生从规范化走向特色化,突破写作的条条框框,把学生带进写作的自由王国。例如,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写作能力,我就会带领学生去松花江的江边、野外等地观察,在细心的观察中培养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此外,在作文教学中我还注重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经常培养他们写一些创新性思维的作文。引导学生大胆去想象,去追根问底,有利于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作文中渗透德育教育,锤炼学生素质发展。

  五、作文评语要恰到好处

  作文评语能激励学生塑造自我形像,享受成功的喜悦。我在评语中经常用鼓励性的语言,如:“你在班级中原来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你写得真棒!”“老师相信你能用坚强的意志学会写作的。”教师的激励性评语,拨亮了学生心目中的明灯,点燃了写作激情。记得我曾经教过的六年级的一名学生,她成绩好,长得很漂亮,却心高气傲,不愿与人交流。她在一次作文中写到了她的苦闷与理想。原来她的心高气傲缘于父母对弟弟的偏爱。她很喜欢唱歌,希望自己将来能当一名歌星。有一次,她为了在家里唱卡拉OK而与弟弟争抢起电视,父母却一如既往地向着弟弟,这使得她满肚子委屈而心生怨恨。我在给她的评语中这样写道:“心胸宽广,看开一切,你会生活得很快乐的。你的歌唱得很好听,漂亮、有才干的你只要认定目标,不懈努力,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从此,这个女生非常信任老师,连看老师的眼神都充满了希望。她变得开朗、活泼起来。后来,她升入了初中,参加了校园歌手比赛并获得了第一名,在写信给老师报告喜讯时,还特别提到了那篇作文上的评语对她的影响很大。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业。”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教给学生写作技巧,还要在文章中及时发现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引导学生。有时,我们的一句鼓励,一声叮嘱,都会帮助学生,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可见,作文教学也同样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责任。

  总之,在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体会到小学作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只要老师选好切入点,随时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寓德育于作文教学之中,只要细心发掘德育教育和作文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将二者溶为一体,都可以对学生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教育作用,这正是作文教学德育渗透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徐亚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