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张扬个性,构建鲜活课堂

  摘要: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做到以人为本,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和智慧火花,让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

  关键词:民主化课堂;教学时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确,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师必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合作。做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张扬学生的个性,让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

  一、放权给学生,创设民主化课堂

  学生的智慧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有很大的潜能可以挖掘。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学生搭建一个充分展示自我才能的平台。这不仅是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而且也是对创设一种更加民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尝试。

  记得教《乌塔》一课时,我让学生谈谈预习后的感受时,一名学生突然站起来提出质疑:“老师,我觉得不应该向她学习,虽然是旅行,但万一遇见坏人被拐卖了怎么办?再说我们也不挣钱,哪有钱,我才不去呢。”学生们没等他说完纷纷站起来,你一言,他一语,“你的思想太狭隘,我们走不走不重要,重要的是学她勇敢的精神。”“我们不小了,应该学会保护自己。”“我们可以打工挣钱,当路费。”……

  我认真倾听着学生们发表各自的见解,突然间头脑中萌生一个想法,就是在课堂上举行一场辩论赛,题目是“小学生可否单独外出旅游。”于是在我的精心组织下,一场激烈的辩论赛拉开了序幕。经过了一番唇枪舌战,最终统一了认识,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立自强,争当学习的小主人。进而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也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并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感受。

  二、捕捉教学时机,激发学生创造灵感

  在语文教学中,凭借教材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很多,只要潜心研究,善于发现,有的放矢的进行培养与训练,肯定会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教学《穷人》一课时,与学生交流,课文写得非常感人,表现了桑娜夫妇的美好品质,一定给你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不过,作者出于从艺术创作角度考虑并没有将文章写完,你们想不想知道后事如何?那么就请同学们拿起笔,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这篇文章吧。也许你就是托尔斯泰第二,努力吧!

  通过故事未完待续,造成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创作欲望,激活学生创作的灵感,为他们的创作树立起了成功的信念。于是,学生们开始大胆想象、创造,继续刻画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且看学生的创作或悲喜,或离奇,文章情节可谓一波三折,使得续写的内容既合情合理,又丰富生动。通过续写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而培养了学生写作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要知道,给孩子一片想象的天空,他们将插上遐思的金翅膀飞翔!给孩子一个展示风采的舞台,他们会穿上神奇的舞鞋跳跃!他们会给我们一份惊喜,也留给自己一份成功的喜悦。

  三、营造氛围,让课堂充满活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教学《匆匆》一文时,我注重教学实效,在欣赏美文,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同时,让学生真正懂得时间的重要意义,用实际行动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一天记一句名言,一年就会积累三百多句名言,它会不时地鼓励自己、鞭策自己;一天读一篇好文章,一年就会阅读三百多篇好文章,就会积累丰富的语言和知识……不断积累,正所谓厚积薄发。

  学生引发不同的感慨:生命不是为了索取,而是为了奉献。

  珍惜点滴的时间,为社会做贡献。比如:医生救死扶伤;教师教书育人;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社会做贡献。

  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就是当一个人已经不在人世的时候,他还能以自己所创造的一切继续为人民服务。朱自清虽然已不在,可他留下多少值得我们品味,学习的东西,他的人生有意义,有价值……

  更有学生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保尔,学习他抓紧分分秒秒去做有益于国家和人民进步的事,无私奉献,埋头实干,珍惜生命,勤于学习和工作,不畏惧一切困难,给人们无穷的力量,他充分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我们的课堂上,希望学生的心灵翱翔、个性飞扬。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是有时学生却往往丢失自己的独特体验,人云亦云,这结果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教师要尽力去创造条件,开发学生的潜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要求,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发现,去领悟,构建生动鲜活的课堂。

  王玮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