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有效课堂管理策略思考

  摘要:在当前的教学中,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仍然是课堂,并且这种情况在短期内是难以得到改变的。学校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是通过课堂管理过程来注入到教学活动的主体中的。有效教学管理活动也是依托于课堂管理活动的。想要提高教学质量,也必须要通过有效课堂管理来实现。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学;课堂管理

  从客观现实来看,有效课堂管理是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基础。而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界对于有效课堂的管理也投入了很多关注,并且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小学生有着好新、好动、好胜、好学的特点,但是他们的注意力在课堂上也很难长时间的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因此在小学有效课堂管理上存在着不少的困难。

  一、有效课堂管理释义

  课堂管理指的是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所开展的管理,也就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律,对课堂上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处理,让课堂教学能够顺利的开展,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课堂管理的关键就在于课堂管理的有效性。

  有效课堂管理要求我们对以下的内容进行注意:(1)对课堂环境与课堂气氛的管理进行重视,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与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重视课堂纪律,加强对学生问题行为的管理,让学生能够能够知道在不同的场合中受到认同或者是默认的行为准则,这样可以促进小学生的人格成长,并帮助他们逐步的学会自我控制;(3)重视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避免或者是化解师生冲突;(4)注重对策略的使用,在教师开展课堂管理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就是策略,合理的策略将能保证问题的解决效果。教师想要提高课堂管理的有效性,就需要拥有正确的课堂管理观念,并掌握良好的管理技巧。

  二、课堂管理要素分析

  在开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善。其中课堂环境的管理主要指的是对课堂物质环境的管理,也是从外部环境的角度来为可课堂管理提供物质上的保证;课堂纪律的管理在是通过制定一定的规则,对学生与教师的行为进行规范,使得课堂管理获得制度上的保证;课堂启发的管理则是指的在班级中营造出一种积极的学风与教风,从心理层面上来为课堂管理提供保证。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环境、课堂记录以及课堂气氛这三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策略来让课堂管理获得良好的效果,改善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发展。

  三、小学有效课堂管理措施

  (一)以人为本,构建起完善的课堂管理常规

  要让课堂管理获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制定出明确、合理以及可行的课堂管理常规。特别是小学生好动、好奇、自制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合理的外部管理常规可以促进小学生自制能力的发展。师生共同商讨来一起制定出课堂常规。让学生自己参与制定出的课堂管理常规才能够真正的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支持,学生就会更好的去维护课堂的秩序。教师在对课堂管理常规进行执行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积极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尊重,这样在小学生的心目中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让小学生主动的去遵守课堂记录。

  (二)约束与激励合理搭配

  赏识教育是一种相当著名的教育方法,赏识教育中遵循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提醒的原则,通过对这些原则的遵循来让孩子获得良好的自我价值感、对孩子的自尊、自信进行培养发展,让孩子能够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性格,为走向成功打下基础。格尔特兰德通过其自己的研究提出在课堂控制的过程中,动气和兴趣激发所发挥出的作用占有绝大部分,纪律约束所发挥出的作用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所以,想要对课堂教学中的纪律问题进行解决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对于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表现,更多的应该是进行激励。当前在学校中,使用了很多的规章制度来详细的罗列出了不允许学生做的各种条框,而对于学生应该怎样去做则仅仅是根据打的教育防止来论述的内容,对于学生具体怎样做并没有实际上的指导意义。这就使得很多学生都觉得是生活在一个牢笼之中。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应该从大的方面上将约束学生的内容告知学生,然后对于学生应该怎样做进行合理的引导,并且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来对他们的正确行为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认识。

  (三)加强对课堂气氛的营造

  课堂气氛是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以及教室之中的环境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让课堂气氛拥有平等、宽松、和谐的特点,可以让学生从心理上感受到放松,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积极的课堂气氛包括了自信与信赖、宽容与主动、自发型与多样化的特点,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心理压力以及集体压力都会较小,其思维不会不会受到惯例与常规的限制,会有创造性的进行思考,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所以,在课堂管理时,应该用一种发展的眼光去营造出一种恬静而活跃、宽松而严谨的课堂气氛。为此,需要建立起良好的课堂评价机制,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差异性和独特性进行尊重,要鼓励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互动中,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性进行保护。

  (四)改善教师自身的课堂管理能力

  在开展课堂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个人素养对于课堂管理的效果会发挥出明显的作用,当学生能够认同教师的课堂管理师,而不是因为对于专制的恐惧,那么就会接受教师的管理。在实际的课堂管理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做到面向每一个学生,对每一学生都一视同仁,对每一个学生都给予积极的期望。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够使用过于单一的标准,要对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坑定。即使是学生出现课堂问题,也需要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合理的处理方法来引导学生。

  总之,课堂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并且非常复杂的过程,对课堂管理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如何做到课堂管理的有效性是一项非常巨大的挑战,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的进行总结分析,勇于突破传统。

  参考文献

  [1]夏旻.浅谈有效课堂管理[J].评价与管理,2012,(02).

  [2]宋秋前.有效课堂管理的基本策略[J].教书育人,2011,(35).

  [3]徐建萍.课堂管理:有效教学的保障[J].生活教育,2011(10).

  董鹤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