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措施分析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作为学生认字的一个重要途径,不仅能扩展小学生的视野,还能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一个值得教师重点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教学方法

  引言

  在课改热潮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教学从传统模式转向现代模式。语文是一项最基本的,最不可或缺的科目,对语言和文章的理解领悟是人类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能力。阅读能力需要培养,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最好方式就是就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在课改的要求下,各小学在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展开并加深了对阅读教学的重视。对于学生而言,一旦阅读理解的能力不够强,受到影响的不仅是语文这门学科,其他学科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薄弱的阅读能力使学生无法快速理解和掌握知识,尤其是在考试的时候,会影响学生对题目的领悟力,直接造成错误后果,影响最终的成绩。阅读教学能从各个方面快速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本文将从阅读的重要性探究加强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小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充足的阅读时间,对阅读关注度不够

  应试教育的年代,带给了学生繁重的学业,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普遍感觉非常大,平日闲暇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在周末或节假日时候也被父母安排了各种兴趣班,这些都与阅读无关。虽然有部分小学生课外空闲时间充足,但都用在电视、电脑上,其中的网络、娱乐等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降低阅读的关注。

  2.缺乏正确的阅读指导,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面对家长的压力,应试教育的压力,有些语文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只是一味注重对课文的讲解,而忽略了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导致学生无法体会阅读带来的快乐,自然对阅读失去兴趣,反而在家长和教师的强制性要求下去阅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易产生逆反心理,进而讨厌阅读。

  以上这些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都很常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上面分析可知,阅读教学不仅关系着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关系着学生情操的陶冶,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我们必须针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要想全面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认识到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明确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小学对于孩子而言,是学习的基础教育时期。在这一时间段内,应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后的学习中做到迅速接受新知识,领会新内容的能力。小学生阅读能力是最基础的学习能力之一,是学习一切学科的基础。如果阅读能力差,将会直接影响日后各个学科的学习。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有些学生由于阅读能力欠缺,在考试的时候,读不懂题意,不知道题目的要求是什么,也就导致无法正确回答试题提出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将阅读能力作为一项基础的能力来抓,明确培养阅读能力的必要性,搞好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工作,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和具体措施

  1.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让小学生循序渐进逐渐掌握

  目前小学生在阅读中普遍遇到的困难就是不会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导致在实际阅读中感觉吃力。对于这种情况,老师要加强引导,在语文课堂上传授小学生多种阅读方法,以及每种阅读方法所对应的文章类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从而使小学生能够从阅读中收获知识,获得乐趣。因此,要想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让小学生循序渐进,逐渐掌握。

  2.成立课外阅读兴趣小组

  课外阅读兴趣小组是特别针对那些阅读时间少和不愿花时间阅读的小学生而成立的,是为了给他们提供相对良好的读书环境,调动他们在阅读上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日常阅读量的增加,并促使他们认识到拓展阅读的重要性,具体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习惯与方法选择,教师作为领头人,让学生充分参与自己所钟爱的阅读习惯,如有的喜欢晨读,有的喜欢晚读等。提供一定数量的阅读作品,供学生进行方向性选择,如文艺类、物理类、天文类、自然类等阅读方向。再次,兴趣小组中应该进行轮流阅读的带头人评比,对每个时期阅读效果较好的同学给予奖励。兴趣小组更应加强对学生个人的阅读指导,不仅要培养他们爱阅读的习惯,还要让他们找到阅读兴趣所在。

  3.加强和鼓励课外阅读

  1)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计划并规定课时,以确保学生在校有一定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

  2)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帮助他们找到课外阅读的途径和方法;还要与家长联手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家长也认识到子女阅读课外书是有助于文化学习的;要推荐适合当今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读物,并指导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外读书计划,搜取学习资料,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

  3)积极开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活动,如:举行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开展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开辟古诗词欣赏和名言警句小专栏、评选和表彰阅读之星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既可以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又可以更灵活更直观地汲取丰富的知识营养,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能力。

  4.课前阅读文章,预习课文

  这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检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步中教师要给好预习提示,使学生的预习有目的地进行,使预习行之有效。这就是教师教学中的“牵引”,学生通过认真预习可以知道自己欠缺什么,是字的音形义不懂,还是无法理解片段的意思。对于不懂的字词则可以在课前利用工具书查询学习,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素质,同时帮助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如此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便会有事半功倍的感觉。同时,学生也能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将文章的中心抓住,领会全文的重点所在,掌握文章的重点知识。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去指导学生阅读,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如果能培养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创新,我们的阅读教学就能从单一的掌握知识进入培养创造力的阶段。事在人为,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勇于探索,路就在我们脚下。

  参考文献

  [1]邱晓红.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11)

  [2]姜洪根,方文飞.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理念与方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8)

  [3]徐龙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策略[J].教育革新,2009(01)

  朱文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