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后勤工作治理之我见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为“后”,实则为“先”,是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但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一直以来,却不被领导重视。其实,只要认真细致、努力创新地搞好学校后勤工作,就能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动力和保障,就能使学校的所有工作有良好运转的局面。那么,如何进行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改革呢?

  一、要提高对中小学后勤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树立服务观念,强化主动意识

  1.后勤工作具有育人功能

  后勤人员除了在其工作中,可以利用学生的接触,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外,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耐心细致地工作和优质的服务去感染学生。同时,后勤工作人员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所创造的优美环境,也可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熏陶的作用。这也就是所谓的服务育人功能。

  2.后勤工作是学校德育、智育、体育工作的物质保证

  德育工作需要一定的投入。举个例子,试想如果教室或宿舍的灯坏了,窗玻璃、桌椅坏了,屡次报修不见动静,一拖再拖,学生就会感到很失望,甚至恼火,就会感到学校没有人关心他们,那么我们又怎能理直气壮地要求学生关心学校、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呢?后勤工作人员只有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做好保障工作,才能为德育工作提供有力的物质保证,否则就会影响德育工作的正常进行。加强学校后勤工作,也是充分调动教师献身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环节。后勤部门按照有关教育法规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保证教师的生活福利待遇,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为教师排忧解难,才能增强他们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信心和干劲。

  二、搞好制度建设,提高工作效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提高管理效能,就必须在人、财、物、事等各方面建立健全各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例如,在管人方面,我们制定了《总务主任岗位职责》《食堂主管岗位职责》《锅炉工岗位职责》等;在管财方面,我们制定了《学校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审批制度》等;在管物方面,我们制定了《校产管理制度》《损坏公物赔偿制度》等;在管事方面;我们制定了《校园管理规定》《食堂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定好之后就严格按制度办事,哪里有问题就找哪个制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讲人情,一视同仁。这样既避免了遇事“临阵抱佛脚”的现象,也不会使我们管理者陷入因人际关系而产生的“两难”境地,从而很好地促进后勤工作的规范化,提高工作的效率。

  三、后勤工作人员的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1.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

  后勤管理者要办事公道,作风正派。所谓公道,就是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准则,识大体,顾大局,讲团结,待人处事公平合理,不偏不倚。所谓正派,就是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举止行为,端庄正派。

  2.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

  作为后勤管理者必须思想解放、头脑灵活,要善于打破旧的管理模式,建立适应社会要求的新的管理体制,要敢于出点子、当参谋,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不断开拓进取,以推动学校工作的发展。因此,开拓精神就成为学校后勤管理者必备的又一个重要心理素质。后勤管理干部要做好后勤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墨守成规是行不通的。

  3.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每一个后勤人员都要树立主人翁责任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优质的服务态度、灵活多样的服务形式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职工排忧解难。学校后勤工作摊子大,任务重,困难多,而服务对象往往又是要求高,体谅少。后勤人员虽然整天辛辛苦苦,忙忙碌碌,还是“众口难调”。因此,后勤人员应当具备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勤勤恳恳,甘当无名英雄的奉献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能正确对待名与利、苦与乐、荣誉与地位,才能把后勤工作做好。

  四、学校后勤工作还必须注重勤和俭

  勤俭是一种传统、勤俭能办许多事情。当前,教育新机制刚刚开始运作。学校经费不足、教学设施不齐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为了学校有效正常运转还必须注重勤与俭。学校后勤工作要注重“勤”要注意“俭”。“俭”是节约、是节省、是节制。新机制下办学仍需节俭,虽不能因简就陋,但也不能铺张浪费,后勤工作人员,应从一支粉笔、一张打印纸,一滴水、一度电上节约起,能维修的坚决维修,能重复使用的绝不一次性使用。

  总之,后勤工作就犹如高楼大厦的基石底座,我们要努力让自己成为学校的主人翁,辛勤工作,甘作基石,科学管理,发挥每个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才能开源节流,高效率、高质量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才能使教育事业稳如泰山,蓬勃发展。

  宋宝民 闫春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