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院校绩效考核中的信任危机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信任危机,教育行业,绩效考核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10 15:26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高职院校教育也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主要板块之一。而高职院校的增设,使得教育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行业中的竞争,高职院校必须要提升质量,在同类型的高职院校之中树立自身的品牌效应,提高在教育行业内的竞争力。高职院校提升竞争力,不仅仅需要建设完善校园设施,提升教学效果,同时,还要建设强大的师资力量团队,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解决绩效考核中出现的信任危机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绩效考核;信任危机
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较大,教育行业的竞争压力也是与日俱增,为了提升在行业内的竞争力,高职院校必须要不断进行完善和发展。绩效考核制度是高职院校对教师职工评判的主要标准,但是由于一些原因,绩效考核制度并没有被合理应用,反而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了信任危机。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绩效考核制度进行分析,研究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工绩效考核制度中存在的信任危机,为此提出解决绩效考核中信任危机的有效策略。
一、高职院校教师职工绩效考核制度概述
教师职工绩效考核是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方式,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对教师职工的绩效考核的方法是一个重点问题。但是绩效考核一般都是由教师先进行自我考核和评价,然后再由其他教师职工进行互相评价,在这种情况之下,考核的结果就会带有主观色彩,使得考核结果过于片面性。而且现在的绩效考核制度虽然是从能力、品德以及成绩、等多方面进行评定,但是主要还是依照成绩考核结果,而忽略品德考核结果。另外由一般高职院校的绩效考核只有一套标准,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教师职工,所以,在进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之中会失去准确性,而且也会缺乏公平性。
二、高职院校教师职工绩效考核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师职工绩效考核制度中存在许多问题,因此,现在的绩效考核制度已经出现了信任危机。信任危机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职工不信任绩效考核人员
一些教师职工会对绩效考核方案质疑,原因就处于对绩效考核人员的不信任。一是由于教师职工对自身专业素质以及综合素质的不信任,二是由于对绩效考核人员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不信任。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职工绩效考核人员的素质较低,而且缺乏公平性,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会导致教师职工对绩效考核制度的不满。还有一些教师对于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产生质疑,因此,对绩效考核制度持恐惧的心理态度。
2.教师职工不信任绩效考核方案
由于一些高职院校刚刚开始启用绩效考核制度,对于绩效考核制度的原理不太了解,绩效考核的方案也不够完善,在进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教师职工多数都会对绩效考核方案持不信任的态度。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职工考核方案没有创新,漏洞百出,考核的标准过于片面,而且没有细分绩效考核的种类,所以,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教师职工都不信任及乱报考核的相关方案。
3.教师职工不信任绩效考核的结果
由于一些教师职工在考核中或者其他时间中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所以,一些教师职工会对绩效考核的结果存在质疑。一些绩效考核的流程太过简单,在考核之后迅速得到结果,则更加令人质疑,所以,现在的教师职工绩效考核结果也存在严重的信任危机。
综上所述,对于高职院校教师职工的绩效考核制度还应该加强建设,对绩效考核制度的质量进行重点的建设,从绩效考核的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的方案以及几下考核的结果进行重点维护,从而解决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信任危机。
三、解决高职院校教师职工绩效考核信任危机的对策
1.创新绩效考核方案
解除高职院校教师职工绩效考核中主要存在的信任危机,首先应该对绩效考核的方案进行优化,充实绩效考核的内容,保障绩效考核方案的可用性。在进行绩效考核方案的创建时,应该充分地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在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加强对考核渠道的开拓,设立多种绩效考核的方案,对比多种方案,分出优劣,并在其中选择最佳方案。同时,还要对绩效考核的方案进行细分,在对绩效考核方案进行分类时需要遵从方案的合理性、准确性以及公平性的原则。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职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绩效考核方案,提升教师职工对于绩效考核制度的积极性,从而加强绩效考核方案的可用性。
2.提高绩效考核人员的素质
绩效考核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对绩效考核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教师职工绩效考核的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提升绩效考核人员的素质,既要提升其专业素质,又要提升道德素质,提升绩效考核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进一步地提升绩效考核的质量。绩效考核人员应由学校德高望重的教师、校外聘用人员以及学校行政处的职工共同担任,由多名绩效考核人员对教师职工进行多重考核,这样能够大幅度地提升教师职工绩效考核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减少在减少考核过程中的个人主观性,使绩效考核的结果更加客观化。
3.改善考核的结果
高职院校中的一些教师职工对学校绩效考核系统极度不信任,一是由于发现有不公平事件存在,二是由于对考核方案的不满,三是由于绩效考核结果的不确定性。一些高职院校的绩效考核系统不够完善,使得考核结果过于草率,没有得到充分的分析就匆忙公布,降低了考核的准确性。所以,高职院校应对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优化,在保障绩效考核结果严密的基础之上,对结果进行反复地评定,增加绩效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并对绩效考核过程与结果进行完整地记录,保障结果的明确性。另外,对于考核结果需要细分到月份,即每月都需要进行考核,并记录结果,到年终进行一次终极考核,这样更加能够提升绩效考核的可观性,给考核的结果提供更多的依据。
结语
总而言之,优质的教师职工绩效考核方案可以在根本上推动高职院校的创新与发展,并对高校教师职工形成约束,提升教师职工的专业素质水平以及道德素质水平,在绩效考核人员、绩效考核方案以及绩效考核结果等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加强绩效考核的可行性,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晓锋.浅谈高职院校绩效考核中的信任危机[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
[2]宋延军.基于公平理论的高校教师薪酬制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谢耘.基于层次分析法的W高职院教师绩效考核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
刘凤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