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术高考教学中图片教学的利与弊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美术高考,课堂教学,素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09 15:45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美术高考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的暴增和美术高考形式的改变等各种原因,图片教学已经成为美术高考教学课堂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图片为主要载体的美术课堂教学已经成为现在美术高考教学手段的基本标志。用图片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图片辅助教学具有不少明显的优点,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在美术高考教学中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现在的美术高考形式。
关键词:图片教学;传统美术教学;美术高考教学模式;观察能力
近几年来美术专业考生异常火爆,报考人数也是年年高涨。随着考生人数的增多,美术高考的考试形式也发生了改变,逐渐以图片写生代替了实物写生,这也导致图片教学在素描课堂教学中广泛运用,高考教学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精美逼真的图片淘汰了简陋的实物写生;美观的电脑处理光源效果代替了真实的自然光;老师的统一图片带画,无疑也很好的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改善了课堂的氛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作画过程中,学生认真观察的情景慢慢少了,学生的画面缺少个性表达,更多也就是学生一味的“抄”和“默”。下面是本人近几年在美术高考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来谈谈图片教学的利和弊。
一、图片教学在高中美术高考教学中的优势
1.图片教学有利于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与吸收
图片教学就是老师利用一张图片,然后和学生一起进行集体作画,并且一边画一边讲解作画的方法和技巧。图片教学是一种直观的形象教学,需要通过教师利用图片而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美术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例如对色彩静物的学习,色调的深浅、色彩的冷暖、对比效果的虚实,它们在程度上的微妙差异老师很难用语言确切地表达出来,在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图片教学的形式,学生与老师同时画一张图片,老师一边画一边讲解色彩的专业术语,让所有学生不在是抽象的去理解专业术语,而是在自己的实践中形象直观的理解和吸收了知识。
2.图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教学效率
教师通过图片示范,向学生形象地贯彻教学意图,明确教学方向,提出教学要求;学生则通过图片范画理解和把握教学要点,正确认识作画过程,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如对素描静物的认识才刚刚起步阶段,在画面的构图,物体的透视和深入塑造,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图片教学,用铅笔或碳笔在画面上勾画出完整的形体轮廓,用黑白两个大色确定画面关系,局部刻画,深入完成。随着作画进程的推移和展开,方法步骤一个一个程序地演示出来,每一步骤具体运用的处理方法和技法手段都让人一目了然,心领神会。毫无疑问,这种运动着的图片示范方法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图片示范在教学中的有利作用是不可取代的。
3.图片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美术的兴趣
图片教学改变了美术传统教学中写生加临摹的表现形式,将抽象的,无法用语言来说明的绘画技法直观化、形象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调动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素描头像的图片写生课,老师只需要准备一张图片,然后进行图片的步骤示范,让所有学生一目了然。这种教学模式,补充了原来只是利用写生和临摹比较单一的教学,因为写生示范时角度的不一样,使老师的示范和学生观察理解的难度增加,所以上课效果也很不理想,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了。
二、图片教学的局限性
1.教师对图片教学过于依赖
现在很多美术老师都比较喜欢用图片进行教学,并且有弃传统教学而唯用图片教学为主的趋势。虽然美术高考形式是更换了,但是绘画的技法没有更换,在很多内容、知识更适合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果用图片教学,也许会适得其反。并且很多老师认为用图片教学,比较简单、比较节约时间,所以更加依赖于图片。其实不然,一个好的美术专业课,必需应该具有高质量,并且形式应该更加多样,但很多美术老师觉得图片课件形式简单方便,又容易出效果,就忽视或者根本不上写生课。这样的美术考生就会变成“复印机”,对绘画的情感几乎没有印象,教学效果无从谈起。还有一些老师由于经常用图片教学,而忽略了对教学教法的研究和对学生实际个体的研究,从而造成了对传统教学的“一票否决”。
2.不利于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
绘画是一个感觉——理解——表现的综合过程,首先就是观察,也就是在观察对象的同时结合思考加以运用,只有正确的观察才能有效的表现,学生的画面才能有表现力,美术高考的试卷才能更具有竞争力。然而在大力倡导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今天,美术高考课堂上教师如果只是使用单一的图片教学,这样只会使学生依葫芦画瓢,对自己画的对象没有任何感知和情感,使学生们的绘画作品风格单调划一,学生作业出现“千篇一律”的雷同。现在很多老师只是通过图片教学来认识形体,学生没有直接观察和触摸物体的体验,认识不到其真实的结构和物体的质感、量感、空间感。绘画中,使学生思维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种临摹训练如长期、单一地进行,必然导致学生视觉感官能力的退化,限制学生手和大脑的发展。这种方法训练出来的学生,成绩再好,在作画过程中缺乏创意,逐渐失掉自我。“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是学习绘画的基本观察方式,正确的观察方法能加速学生绘画能力的提高,传统的美术写生就是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所以传统的写生课在美术高考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3.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现在有些老师把画图教学完全代替写生课,从而使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环节,永远都只是“抄”老师的东西,其结果是美术高考的课堂出现流水线式的程序化模式,学生没有独特性,没有个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不知道为什么画,该怎么画,什么是好画,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埋头不停的画。可是,我们需要的美术学生应该是不同的学生,由于自身的差异不同,对生活的感受不同,作画时的情绪不同,在画面上所呈现的表达方式也必然会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恰恰是每个人的艺术个性不同使然;不同的学生在观赏同一作品时,受不同环境、不同气质和不同修养的影响,审美情趣和能力也是有差别的。
总体上来讲,图片教学应用于美术高考教学中利大于弊,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将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将图片教学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实用性、必要性有机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克服图片教学在美术高考教学中的不利因素,发挥出它的强大优势。
参考文献
[1]高银河,王海强.《美术高考新势力》(1)∕成功之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2]张磊.《普通高中美术高考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2003年4月《中国美术高考网》
袁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