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作用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科学技术,自主学习,多媒体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09 14:47
摘要: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悄悄地走进课堂,加速基础教育与发展,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进程。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有效的改变了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那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有哪些重要作用呢?这是每一名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思想品德课;教学作用
一、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学习的内在动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然而,思想品德学科的理论性较强,导致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因此,思想品德课应用于多媒体技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事半功倍。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一定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影响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两者和谐统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的培养,是主体意识支配下的自觉行为。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运用多媒体技术,逼真的画面、富有情感的声音,教师适时的恰当讲解,借助视听优势,让学生主动思考、不断探索,展开联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互动交流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的学习就是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以学生为本,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主导地位必须体现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用教材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需要师生齐心努力,交流合作,培养创新思维,共同完成任务。
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实践表明: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或叫求知欲。不容置疑,小学生喜欢新颖的形式,新颖的方法学生感到新鲜,兴趣油然而生。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人机交互,是任何媒体无法比拟的。交互性特点让学生直接动手参与,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形成动机。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是非常重要的。多媒体技术能看见、听见,用手操作。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老师效果好。它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唤醒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有助于知识理解与掌握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比较抽象、深奥,教与学的难度增加了。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具体,通过画面、声音、色彩的展示、传递信息。这样,学习内容由间接变直接,由抽象变具体,由枯燥变有趣,由深奥变浅显。它有助于学生记忆、理解、掌握知识,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深刻,灵活运用,记忆加强。多媒体技术展现了直观的、形象的多重感官刺激的视听觉材料,为学生提供了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因此,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最有效、最直接的信息传递。
六、增加教学的时代气息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课本知识,解决课本这个“小社会”的问题,认识社会,解决社会这个“大社会”的问题,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适当增加教学的信息量,与时俱进,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和新情境、新语言,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灵活及时,运用各种信息,传递知识新、快、全,融于思想品德课教学之中,让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国内外形势、当前社会热点、时代聚焦点有机结合,增加信息量,反映时代脉搏,丰富教学内容,扩展知识内容。
七、增强教学的可信度
很久以来,有一些人甚至学生中的一部分误认为思想品德就是说教。这是因为传统教学的影响,思想品德课教学多为言传口授,真实的感受缺乏,可信度极低。小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往往是“背”字当头,思维方式经常是和尚的帽子平平常常,处于一个平面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思想品德课,可以让一些新闻报道、纪录片、反映实际的图片、数据、视频片断与思想品德课融为一体,用事实说话,实现了时空的信息同步再现,增强了思想品德学科的可信度。例如,以前讲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问题,教师提供许多材料和数字,学生总是有点异议,多媒体技术切入一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诸多方面变化的图表数据、九八抗洪抢险、反腐倡廉大动作等一系视频材料,学生的异议大大减少了,提高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可信度。因此,教师必须做有心人,关注《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今日说法》一些节目,收集信息加以处理,借助多媒体技术让使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可信度增强。
八、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技术具有交互性的特点,可以把授课内容和学生协调、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进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获取乐趣与成就感。传统的教学“精讲多练”,学生课后需要做大量的作业;一些知识需要课后死记硬背,教师不能及时检查,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负担。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课堂节奏加快,课堂内容丰富,信息密度大,突破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效率,人机对话使学生自己的学习情况即时得到检验和反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侯菲.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整合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魏星.小学思品课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李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3.
[4]刘忠碧.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14:32.
[5]袁小斌.浅谈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08:20.
[6]汤生寿.信息技术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2:192.
[7]谢双斌.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11:76.
[8]庄伟.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艺术,2014,04:38-39.
程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