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整合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音乐课,多媒体,素质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10 11:47
摘要: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已经进入了课堂,推动素质教育进程。本文论述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音乐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整合。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音乐教学;整合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进入了课堂。多媒体技术与小学音乐学科教学的整合有效利用电教设备和资源,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与“听、唱、做、想”紧密配合,提高小学生对音乐的感知、鉴赏美,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真正地让学生在音乐课中获取美的熏陶,实现音乐教育的现代化。
一、让多媒体技术真正溶入课堂
1.注重实效,避免处处滥用
众所周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依赖于一定的条件,不是说运用多媒体技术就改善了教学,也不是说多媒体技术多多益善,必须考虑在什么条件下用,怎样使用,不是滥用。
多媒体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课件运用的是否成功体现在使用效果上,一定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为了赶时髦,为运使用而使用的做法是错误的。有位教师一节课仅用五分钟多媒体技术,听课的老师一致认为是一节最成功的多媒体教学课。媒体技术使用在于精不再于多。因此,巧妙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吃透教材,有的放矢,画龙点睛。
2.抓住重点,避免喧宾夺主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被感知的对象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以音响、色彩、动态画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积极活跃,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然而,有的课件或多或少地偏离了教学目标。
合理利用这一技术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变抽象为具体,使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突破难点。
3.巧妙制作,避免无的放矢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在声、光、色、图的配合下,营造一种赏欣悦目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的课件制作不尽人意,无的放矢,影响了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优越性越来越明显,如何真正运用好,真正发挥它的辅助教学功能,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音乐课堂教学
1.激发兴趣,营造情景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影响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对形象、具体、新颖的事物好奇,教师通过演示多媒体课件使文字、图像直观地展示,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把音乐课堂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
例如教授唱游课《小企鹅》,小学生没到过南极,看过企鹅,为更好的理解想象歌曲的音乐形象,把歌曲和有关南极、企鹅的画面剪辑成小影片,课前循环播放,合着音乐,看着画面。憨态可掬的企鹅和冰天雪地的南极很快吸引学生,情不自禁的萌发学习这首歌曲的欲望。学会后,利用“录音机”把学生的演唱配乐录下来,播放全班欣赏,让学生享受到参与的快感,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
2.再现情境,激发情感
一二年级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这一阶段年龄上欣赏课,巧妙借助多媒体技术,利用灵巧的形体、自然的嗓音,通过动画、视听、绘画、剪剪贴贴、游戏、情景表演相结合,喜闻乐见的手段进行,激发和培养音乐学习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体验音乐的美感,为低年级音乐唱游教学服务。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小学生通过视觉效果感染、感受作品情感。例如欣赏《小青蛙》,课件演示随着音乐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出现美丽的月色;小青蛙玩耍、捉害虫、荷叶上蹦蹦跳跳;小青蛙勇敢的面对暴风雨,风雨之后太阳在公鸡的啼叫声中冉冉升起,小青蛙在湖面上继续劳动的情景。教唱歌曲《小白船》,课件演示幽静的画面,小朋友们自己的照片,好象自己在月亮上嬉戏、玩耍。欣赏教学一定有效地将视听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受到作品美的感染,激发兴趣加,加深小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边听边动,感知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起伏,营造课堂美感,让小学生投入到音乐所展现的情景之中。
例如培养小学生感受力度,听《摇篮曲》,音乐轻轻律动,感受催眠曲风格特点,接着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比较两首乐曲的力度,《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雄壮有力,通过踏步走、队列的变化,进一步感受这是一首进行曲。
3.突破创新,扩大容量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化课堂教学,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突破创新,扩大增加知识容量。例如欣赏《丰收锣鼓》第一乐段,第一遍播放采用原速,小学生听完说表现的是敲锣打鼓,喜庆丰收,第二遍放慢,听后发现欢快、喜庆的情绪没了,乐曲面目全非。这样,认识了速度在作品中的重要性。欣赏《森吉德玛》,轮到哪种乐器,屏幕上出现这一乐器,单簧管、圆号等,欣赏了乐曲,认识了乐器,丰富了内容,扩大了视野。
4.欣赏共鸣,理解加深
音乐欣赏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深入广泛地接触音乐作品,提高了音乐的鉴赏力和表现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扩展了学生想象和思维。因此,巧妙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会取得积极的效果。特别低年级的儿童,调动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创设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例如欣赏音乐童话《龟兔赛跑》,多媒体课件介绍作者、作品、创业时间,单簧管、大管两种乐器的特点,听用单簧和大管吹奏的小兔和乌龟的音乐主题,单簧管吹奏出乌龟缓慢低沉的音乐形象,让学生对单簧管和大管的音乐及形状有初步的了解,两种不同的乐器表现小兔子和乌龟这两种不同的小动物。
参考文献
[1]金蕾.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运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1:173-174.
[2]司马琴.抓住整合点,实现全面融合——小学音乐教育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J].新课程学习(下),2015,01:163-164.
[3]陈咏梅.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5,06:20-21.
[4]罗玲.多媒体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整合[J].新课程(上),2012,10:12.
[5]王秀梅.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小学电教(下),2013,04:46.
[6]邵雁.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3,61:180+123.
[7]徐丽丹.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3,01:247-248.
王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