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学业情绪研究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语文成绩,初中,学困生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10 14:12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学困生的情绪特点,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情绪的原因,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有效实现学困生学习情绪的提升,语文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学困生;情绪
一、引言
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差异性,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学困生。他们在学习情绪和方法上存在一定问题。上课之前,不能有效的开展课本的预习过程,在思想上存在一定的懒惰情绪。对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都没有进行有效的思考,更不可能对自己理解不透的地方标注出来,在上课的时候更加认真听教师的讲解。在语文课堂上,很多学困生不能有效地集中精神听课,有时可能就在那里发呆,有时可能就在那里做小动作,有时可能就与其他学生交头接耳,不能进行有效地听讲。课后,教师留下的作业,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经常出现不交作业,或者出现一些抄袭现象,严重影响学生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情绪特征
1.学习主动性不高
语文成绩的提升不像数学、英语那么快,由于汉语知识内容较多,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实现一定知识点的掌握,才能实现成绩的提升。也这是因为这一点,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存在成绩提升速度缓慢,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降低,主动性不高。由于一些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教学方法不是恰当,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学困生,他们对语文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学生自身的问题是一个方面,但是更多的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和手段选择不当。一个教师的人格亮点也是学困生学习语文积极性提升的主要因素,但是很多时候,教师却恰恰缺乏这一点,不能有效引导学困生学习情绪的提升。
2.放任自流的情绪特征
学困生在学习成绩方面与其他同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学生出现一种自卑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学生认为自己成绩已经很差了,在努力也于事无补了,可能是自己的脑子笨,悟性差,没有其他同学聪明的脑子,存在一定放任自流的情绪特征,这是学困生在学习初中语文中存在又一障碍,人的大脑差异是很小的,不存在谁笨谁聪明的问题,实际上由于他们的学习方法存在一定问题,不能有效掌握相关知识点。
3.缺少耐心
很多学困生在遇到一些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时就经常出现一些畏难情绪,在学习过程中缺少耐心,不能有效完成学习内容,一旦考试,由于初中语文的知识点相对较杂,之间缺少逻辑性,记忆量较大,很多学生面对这些大量的语文常识,缺少耐心,思想上存在一种懒惰情绪,很多学生不能有效掌握这些知识点,造成了学习内容的缺失。由于每一次语文成绩都不是很理想,对于语文学习缺少信心,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实现更多学习兴趣的提升。
三、原因分析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出现一些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缺少艺术性,造成上述学困生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出现情绪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不是很合理。对于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影响不是很大,他们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有着自己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实现语文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这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合理对于学困生来说,造成了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
第二,缺少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他们在学习初中语文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学困生的学习没有更加细致的指导,其实这些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相关的指导,他们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缺少的是学习方法,教师需要将这些方法教给学生,但实际上对于学困生缺少分类指导将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情绪的提升,本身他们对于语文教学就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情绪上存在一定的被动性,一些教师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指导意识更强,对于那些成绩不是很好的学困生,他们指导的机会和时间都不是很多。这些将直接影响学困生的学习情绪的培养。
四、措施和建议
1.要做学生的良师,更是益友
学生在学校里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他们对于教师有着特殊的感情。作为教师,不仅要做孩子们的心理上、思想上的导师,更要做孩子们心中的好朋友,这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感情投资。只有学生把教师当做自己的好朋友,才能在自己学校学习、家庭生活中出现问题之后,第一时间找教师咨询,教师也才能进一步解决学生的心理上存在的疙瘩,促使他们释放心中的问题,将主要精神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这里需要教师特别关注成绩两极的学生,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不能一味批评教育,需要有正面的引导,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对于成绩好的学生也不能一味纵容,需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看待语文学习方面的优势。
2.增加语文学习的趣味性
烘托课堂氛围,保证语感能力提升空间。初中语文课堂需要进一步拓展阅读教学空间,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对于阅读文章的兴趣,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实现自觉地阅读,从而实现阅读语感的提升。由于这种语感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同时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训练积极性,才能最终实现其能力的提升。拓展阅读环境,实现氛围营造对学生语感能力的正面影响。一个班级、一个学校在进行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拓展对学生阅读氛围的营造,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语感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在班级的黑板报上、学校的宣传橱窗中可以引入一些文章,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这样才能进一步拓展相关的语感能力。
五、结语
任何学科的学习成绩都存在一定差异性。初中语文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个性化,有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也是正常的,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耐心,分类指导,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他们学习主动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凤云,郑凤贵,杨志华,张支燕,贺莉,等.关于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性策略研究的实验报告[A].2015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2015,02:156-157.
[2]蒋文飞,杨欢耸,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张家口市怀安县教师进修学校[A].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年会,2013,01:145-146.
[3]榆中一中学困生学习主要问题调查研究课题组.探究学困生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学习健康发展——榆中一中学困生在学习心理方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2005,11:23-24.
战歌
